这位真正的医者 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2015/1/24 护士网

老人从未停歇
有这样一位老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她是真正的医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物!

今天,是她离开我们一周年的纪念日,21日下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举办“胡佩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纪念胡佩兰老人,学习胡佩兰精神。

胡佩兰老人的大儿子、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胡佩兰老人的学生、医生唐利平,患者陈红发言人李晓燕,郑州市建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启明、医药卫生报社记者张晓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平凡朴素的语言,分别从我的母亲、我的恩师、我的恩人、我的前辈、我的感动五个方面,讲述了胡佩兰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
下面呈现一篇讲述胡大一与母亲的故事:
胡佩兰与胡大一:母子诠释“大医精神”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郑州老人胡佩兰是个“网络红人”。已经97岁高龄的她,依然每天坚持坐诊的事,感动了众多人,而她也被列为2013年“感动中原”十大人物候选人。但鲜有人知的是,在中国心血管界家喻户晓的胡大一是她的儿子。
今年67岁的胡大一,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是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已退休的他,和母亲一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健康公益事业中。
一对母子,两位老人,用不同的方式,传承和诠释着同样的“大医精神”——以妙手造福百姓健康,用善行义举回报社会公众。
【家训】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胡大一出生在名副其实的名医之家。父亲李公恕,是位眼科名医。母亲胡佩兰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迎接的新生命不计其数。
1986年,70岁的胡佩兰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退休后,坚持在社区坐诊20多年,每周一至周六,风雨无阻。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要做个好医生,让穷人能看得起病。”这是胡佩兰一直坚持的信念。
而她的这种理念和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深深地影响着胡大一。
【趣闻】 由于笔误,“胡大一”名字诞生了
1946年7月,时年30岁的胡佩兰生下了自己的大儿子。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胡佩兰期盼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最终,和丈夫商量后,为儿子取名“天一”,“天下第一嘛,希望他出类拔萃”。同时,因为胡佩兰娘家没有儿子,经过丈夫同意,大儿子跟随母姓。
只是,令胡佩兰没想到的是,儿子上学后,在写自己的名字时,少写了一画。久而久之,老师和同学都以为他叫胡大一。于是,“胡大一”这个名字诞生了。
【愿望】母亲愿干到100岁 儿子力推“健康中国”
2013年4月2日,胡大一专门为老妈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说:“老妈97岁生日,我回郑州看望。老妈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出诊……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坚持上班最年长的医生……”言语中满是心疼和敬佩。
2000年,听说共青团郑州市委正在召集志愿者,胡佩兰两次打电话“软磨硬泡”,最终成为郑州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自2005年起,胡佩兰把退休金和坐诊收入积攒起来,捐建“希望书屋”,每个月准时捐款800元。至今已捐款7万多元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老人的目标是,坐诊到100岁,到时候捐够10万元。
母亲的公益行动,也让胡大一更加执着于自己的医学公益事业。他说,2014年和之前一样,他要做四件事:讲健康、做预防、走基层、扶民营。
想认识医护同行?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想要给我们投稿?想要分享您从事护理工作的真实故事、宝贵经验?欢迎联系QQ:29527741,期待您的故事。求赏小编勤勤恳恳、每日加班加点只为给小主做出好内容,着实不易!小主请打赏下吧,戳一下最下面的广告,就ok啦!~别担心,不花钱!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