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2015/3/29 护士网

    

     来源:医学界网站 作者: 半夏

     导语: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要求至少拥有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有的国家甚至立法规定新建医院必须备有ICU的建制。

     自重症医学诞生以来的50 余年间,其发展之快为医学史上所罕见。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2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要求至少拥有一个重症监护病房(ICU),有的国家甚至立法规定新建医院必须备有ICU的建制。ICU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受到如此巨大的重视,与其所取得的业绩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

     南丁格尔与重症医学的不解之缘

     重症医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丁格尔(Nightingale)时期,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国的战地医院由于管理不善,条件恶劣,伤病员的死亡率高达40%。南丁格尔向政府申请,带着38名护士来到前线,制定了"重症照护准则",将重症病人和一般病人分开,并给予重症病人特别的照护,将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从40%降至2%。

     1859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建立了护士学校。1863年,南丁格尔在《医院摘要》(Notes of Hospital)中撰写道,在一个常见的,即使是小的医院中,把病人安置在一间由手术室通出的小房间内,直至病人恢复或至少从手术的即时影响中解脱。这不但被称为护理学和医院管理上的革命,同时南丁格尔的工作也开创了重症医学的先河。

    

     (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

     危重症学科快速发展

     1923年,Walter Dandy医生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脑外科病人开辟术后恢复室,发明了气体脑室造影术,提高了对脑部损伤病人的正确诊断。1926年,Dandy医生在波士顿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外科监护病房,虽然当时只有3个床位。

    

     (Walter Dandy医生,1886-1946)

     二战期间,前线建立了休克病房。24小时监测血压,早期液体复苏,使休克的死亡率显著降低。1947年,美国宾州成立麻醉学术小组,发现有效的监测可以使死亡率下降50%。而重症医学的革命性进展在50年代,当时小儿麻痹大流行,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脊髓灰质炎侵犯脊髓前角,影响运动神经元,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死亡率87%。6个月内有2722人患病,有316例病人并发呼吸衰竭,虽有负压呼吸器,但疗效不佳,很多患者死于呼吸衰竭。1952-1953年,丹麦的Ibsen医生使用气管内插管和正压呼吸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病人,在哥本哈根市市立医院建立了第一个内/外科ICU病房,并首次对痉挛患者使用肌松剂。同时期的Carl-Gunnar Engstr·m医生改进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压通气呼吸机,使重症病人的死亡率从90%降至25%。

    

     一个体育馆里面,呼吸衰竭的病人躺在铁肺里面,旁边有护士照顾,治疗师指导病人呼吸,医生查房,这项措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1958年,CPR之父、奥地利麻醉医生Peter Safar与外科医生Mark Ravitch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城市医院共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集中了病人、专家、场地、设备的ICU.它首先提出对重症病人的24小时优化医疗和护理。它同时也是第一个配备有麻醉住院医师的ICU.1963 年,Peter Safar到达匹兹堡医院,确立了麻醉与危重医学系。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多学科危重医学培训中心,迄今已经培养出包括麻醉、外科、内科、儿科和急救科等学科在内的500多位高级专家。

    

     (Peter Safar医生,1924-2003)

     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ALS)治疗措施。

     ------------活动------------

    

     长按上图中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开始刮奖!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也一样可以刮奖!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