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推开”上班时遇到的负能量?
2015/7/4 护士网

作者河南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凤霞
接诊了一个“急性心梗 ” 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让人深感人生之不易,生命之脆弱。
2015年7月2日,16:42,开元大道铜山大道北1km,120报的是“中暑”,现场是在一个木材加工厂,患者是一个农民工,正在厂子里干活时,突感不适,当时神志清楚,急救队员到达现场的时候,患者在树底下躺着,面色惨白、大汗淋漓,当时没家属,只有工友。自己说是中暑了,未说心前区疼痛,只说胸口有点闷。
患者杨xx,男,58岁,急性心梗。以“突发心慌胸部不适20分钟”为主诉,疾呼120,现场查体:Bp:80/50mmHg,神志清,大汗淋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心率8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无异常。出车医生琳琳没有被患者的主诉所误导,在频谱心电图结果没出来之前,他高度怀疑“心梗”,初步诊断:冠心病。
医护人员接触到这名患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患者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这不是一般的湿冷!护士丹丹只感觉这人身上能挤出水来!
列位看官!说到这个“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的临床表现,可不是一般意义的事情了,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面对这个临床概念,恐怕都不陌生,这种临表的出现,足以说明这个病人已然出现了休克的典型症状,若抢救不及时,治疗不到位,患者的病情经很快急转直下,这个病人将会在你的眼前,让你眼睁睁的看着他,一点一点地走向,死亡!
立即跟进各种院前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吸氧、转运……途中告知患者和陪护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他原因死亡,其他意外死亡。
转至急救大厅,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抬高。急救队员与时间赛跑!紧急转运至抢救室,那时,患者的血压就已经测不出了,抢救人员用尽各种抢救措施:血管活性药物升压、呼吸机应用、心肺复苏术等措施抢救,来不及溶栓、更谈不上冠脉造影放支架,经治的医护人员,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我们眼前,从神志清、意识模糊、浅昏迷、深昏迷,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之路。
终是回天乏力,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个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心梗”。即使急救队员拼尽全力,与时间赛跑,汗水湿透急救服,终是扼腕叹息。
死亡来得太快了,让人猝不及防!
这是人生的悲哀,也是医学的无奈。
抢救室里正在紧张施救的时候,急诊大厅外,匆匆走进一波又一波,闻讯而来探望患者的亲朋好友和直系亲属,太突然了!刚才还在辛勤劳作的一个大活人,转眼间,短短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灰飞烟灭!家属一下子无法接受这眼前残酷的现实,抱头痛哭,不能自己!
现在的人,越来越脆弱了。多少人,在摇头叹息。
医护人员在医院,身边接收到的负性信息太多,太集中,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小情绪。
直面惨痛,受到这些恶性刺激的医务人员,有时候憋闷不已,焦虑抑郁。一遇到机会,就会迫不及待的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倾诉、释放,可是,局外人又怎能理解我们的身同感受?
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他们眼中,这也只不过是个小事,他们最多不痛不痒地应合着,敷衍着尚处在激动情绪中的你我。因为他不是你,也不是我,他们无法感知我们那种激烈的情绪、强烈的刺激。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甚至觉得再向别人提起这事,也于事无补,还怪可笑的……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这世界除了你自己,没有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下班了,就淡忘了吧。别再背着这沉重的翅膀走出医院,把这些负性的东西带回家,影响你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难怪群里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泡泡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所以,在网络上吊了这么久,一些QQ上的群组和微信上的公众号,为什么就入不了我们的心,大家一直在边缘徘徊,难以真正融入的深层次原因:我们不是一路人,我们彼此没有相通的共同语言!
幸亏有了“护士网”这个极好的公众微信平台,她把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同道中人——全国的护理同仁们聚集在了一起,乃至成就了今天,一个个无比强大的我们,大家自发的团结在了这里,沟通交流、畅所欲言,直抒胸臆!
加入我们吧,说出来,这里更懂你!
C本文为护士网微信网友投稿,未经护士网微信向原作者取得授权不得转载!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