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走,我为什么要留?
2015/7/28 护士网
作者memory关于辞职的想法一直都有。
然而事情往往是,你计划N久,可实施起来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
·开端或者中间:
大半夜的在网上提交辞职申请的除了我估计也没几个人了。周一早上去上班免不了的被护士长狠批了一顿。很多人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说话直白毫不掩饰,不过聪明人自然能听出话里话外的关心,万幸我的领导有颗温柔的心,而我恰恰又没蠢到无可救药。
·真正的开端:
6月份无意中看到深圳某医院的招聘信息,投简历的时候其实我没考虑后续的事情,可是收到笔试面试通知的时候(当时我正在从上海赶回北京的火车上,且第二日是白班,第三日就是考试时间)我才真正考虑起了这个事情,好吧,其实我只考虑了一分钟,买了机票请了假,飞到深圳考了试,都仿佛一瞬间发生的。除了沪市成海,飞机延误以外,我成功地在一周内从北京动到上海从上海动到北京从北京又飞到深圳从深圳又飞回北京。行动与思考并肩前行,谁也不甘落后。
·你为什么要走?
知道我辞职这个事情的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去遥远的深圳,为什么不回去家乡。这些事情其实我也在反反复复的思考,给自己答案继而又自我否定,然后再给自己答案。现在,码这篇文章的现在,我终于能说出肯定的答案了:我想去看看。
·我不是在鸣不平,我是在讲故事
实习了一年,工作了两年,呆过两家医院,呆过两座城市,听过了太多太多悲情的故事。其实,我无法理解,诸多媒体喜欢在报道护士被施暴的事件前加上例如怀孕的,哺乳期的,年轻等形容词的坏习惯。加上了形容词确实吸引了眼球,博取了同情,可是这些同情有些并不是来自于护士被打,而是来自于“形容词”。还有诸如哈医大博士遇害,某些人议论的重点在:遇害人是博士,可惜了。媒体就这样用人物身份特征弱化了岗位特征。而“施暴”这样的行为描述,很容易就引起了关注。细想一下,只有拳头是施暴么,精神心理暴力就不算暴力?年纪轻轻的小护士被医闹吓成社交障碍,这样难道不是暴力?可是,没有人报道,医院压着不说,媒体觉得无料,警察法官不能采取刑事手段,结果不了了之。
打了人的,就说诊断有精神病,或许真的有精神分裂症。然,亲眼见过,病人家属,声称自己有精神分裂症,拿着刀子威胁医护,声称医生没治疗好病人,最后的结果是,病人及家属在某医院某病房强行住了3年甚至更久,3年期间,当年的病人活的好好的,没事儿白天出去逛个街,晚上回到打工仔攒一辈子钱都买不起的30平独立单间,房租不收水电全免。警察不敢抓,医院不敢管。有时候,精神病比正常人更机敏。
有太多事情,真正在意的只有医护自己。每个人都可能会生老病死当患者,可并不是每个患者都有可能当医务工作者,无法完全换位思考就是医患关系永远解决不了的根本。
·我为什么不留?
啰里八嗦一大堆,我只是为了说明我为什么不留。
不想当语言的巨人行为的瘸子,既然深圳那个某医院号称了纯港式,医暴零容忍,即使再难我也想去看看真与假,去看了,我才知道事实与表象。
若没失望,我就在那里“剃度”,若彻底失望,我好就此“还俗”。
·最后,坠上我每次码字必加的话:
以上皆是鄙人薄见,刚下夜班思维混乱,累极则负面情绪涌现。我不是在抱怨鸣不平,也不是在等待一声伟大与认可,我不想用只言片语改变谁的思想,我就是说说而已。当成新闻看一看,看过之后忘了最好。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