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事情没搞清楚前先别惊动患者!
2015/8/21 护士网
作者河南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凤霞
事件
丽都医院急诊科,早八点晨会交接班过后,熬了一夜的夜班护士交接完毕,正在更衣,准备下班,接班者在做各种登统计、到病房进行晨间护理,还没下夜班的二线内科医生小徐,心里还惦记着自己夜间收治的那个过敏的患者,想着赶快处置完毕,收拾收拾好回家。
这个患者的用药是患者家属从药房取出,夜班护士处理并执行的医嘱,现在,除了患者正在输的液体,医生还给患者开了一支“小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也不知患者的肌肉针打上了没有?赶紧落实一下,小徐心急火燎地想,她跑到护士站问接班的护士,“刚才那个过敏的留观患者,还有一个小针,你给她打了没有?”
接班护士昭昭说没有,小徐一听就急了:“咋还没打上?那赶快问问病号,看是不是药房拿错药、给少拿药了?”护士昭昭立即制止急于进入病房询问患者的小徐,“别慌!我问问夜班!”
幸好,夜班护士还没有来得及离开,两人一番沟通交流之后,昭昭把情况给小徐说了:是夜班护士输液前,就已经把异丙嗪给患者肌注上了!小徐这才放心而去。
反思
事件中,要是小徐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事先不与执行医嘱的护士沟通,先入为主的认为是药房少发了药,张口就把这个错误的信息传递给患者和家属,正处在病痛之中的患者,接收到这样于自身不利的信息,还会再信任眼前的医院和医护人员吗?
医患沟通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充分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用药、家庭状况、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认知能力等一般情况,从患者和家属的表现中捕捉点点滴滴对医疗护理有用的信息,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医护人员往往会忽略了患者或家属的这种特殊的身心状态,缺乏细心和耐心,有话、做事甚至会不经大脑脱口而出。上面的事件过后,当事医生和护士,还有获知此事的护士长和其他当班人员,都很有感触,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与患者和家属做有效沟通,在不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况之前,跟患方说话之前,要慎重。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病痛中敏感多疑的患者和家属来说,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左右到他们的情绪,增加患方的精神负担,容易对其造成消极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今天,之所以把这个临床案例收集整理出来,就是为提醒“护士网”诸位网友们引起注意,大家共同学习,以促进护理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得更加严谨。
别傻乎乎的,上去就把问题和自己赤裸裸的暴露在患者和家属面前,遇事先私底下消化、缓冲一些,再去跟患者和家属沟通,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到位。
在医患互动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谨言慎行,尽量减少工作中的纰漏,减少患者的不良刺激,不断向患方传播正面信息、正能量,推行人性化护理,做到有爱心、细心、关心、耐心及责任心。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赞赏所得我们会在一周后统计并发放给作者。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我的部落】,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