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失败,要给患者道歉吗?如何适度表达歉意?
2015/9/13 护士网
作者河南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张凤霞
案例
急诊科护士丹丹在给一名急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患者男性,46岁,肥胖,外周血管暴露不明显。丹丹在他手臂上好不容易选了一个血管,一针下去,“鼓包”了,穿刺扎针失败!丹丹的脸,即使隔着薄薄的一次性口罩,还是“唰——”地脸红到了耳根,她赶紧连声给患者表达歉意:“对不起,对不起,你看你的血管不是太好扎……”患者发难:“你会不会扎针?是不是来实习的?让你护士长过来扎!”
无论是在门急诊,还是病区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操作是护士每天都要做的日常工作,患者的血管形形色色,不尽相同,像上述患者的这种血管情况,护士们在进行操作时,常常会遭遇到穿刺失败的时候,面对这种不允许护士出现失误的患者,发生眼前的遗憾,护士们究竟该怎么应对,是道歉好呢,还是不道歉好呢?如果致歉,那其中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呢?
点评
这个案例,明确的告诉护理人员,护士对患者说“对不起”也要把握适度,“对不起”太多太轻易地滑出口,也会让患者觉得失败都是因为医护人员操作出了问题,上述的患者,就自认为自己的血管条件没问题,错都在护士身上,是护士扎针技术太差,从气势上就开始压制护士,继而开始指责护士的不是。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生护士难免会遇到这些操作技术失败的情景,由于医学的复杂性和难测性,难免会出现这些不快,此种情况下,医患之间的“道歉学”引入大家视线之内。
“报歉”二字,放在专业的医学护理领域,相当不简单:医护人员会认为,一句道歉,或许就等于承认了医疗过失、承担了医疗护理责任,因此道歉轻易不出口;患者则觉得,可能是医生护士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引发痛苦,却连一句道歉都不愿说,冷漠没人情。
操作失败是医患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局,工作中出现了这种遗憾, 护士可以适时适度地给患者表达出自己的歉意,让对方看出自己的诚意,适度的道歉能起到医患和谐润滑剂的作用,可避免纠纷的升级恶化。但这种道歉不应是机械化的、生硬的,而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换来对方的宽容和理解。
上述案例中的“抱歉”不是不可以说,而是不要轻易乱说多说,要把握有度,打好前奏,提前做好护患沟通:护士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前,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评估患者的血管,如果遇到上述的肥胖、血管看不见的患者,护士一开始就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告诉患者具体情况,“你的血管可不是太明显啊?”,语气委婉地告知患者,你的血管比较难找,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以免待患者不快后才进行解释和道歉,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
相关链接:
临床上静脉输液哪些药不能连着输?
静脉穿刺哪种情况最难扎?如何解决?
怎样扎针才不痛?怎样拔针才不疼?
一文精通静脉穿刺!希望能够帮到您!



请本文作者与微信:29527741联系领取稿费。

医护招聘求职、考试晋升,请关注下面微信。

△长按上面二维码快速关注咯!
微信号:yh120cn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我的部落】,认识更多全国各地的医护同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