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台湾发生6.7级地震!医务人员如何提高震后创伤的救治效率
2016/2/6 护士网

     护士网微信综合人民日报、丁香园消息

     台湾高雄市6.7级地震多幢大楼倒塌,不断传出呼救声。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今日(2月6日)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据报道,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两颗原子弹。台南市多处楼房倾斜倒塌。其中,台南市永大路二段一栋住宅大楼倒塌,整栋建筑物倒榻在马路上,建筑物内不断传出呼救声。

    

    

    

    

    

    

    

    

    

     检伤分类可提高震后创伤的救治效率

     2010 年 1 月 12 日,海地发生了里氏 7.0 级地震。据报道,这场毁灭性灾难导致了 300,000 人丧生,因灾害受伤者不计其数。灾后第 4 天,一支由 R.M. Smith,G.S.M. Dyer,K. Antonangeli,N. Arredondo,H. Bedlion,A. Dalal,G.M. Deveny,G.. Joseph,D. Lauria,S.H. Lockhart,S. Lucien,S. Marsh,S.O. Rogers,H. Salzarulo,S. Shah,R.J. Toussaint,J. Wagoner 等外科医师组成的救援队赶到了距太子港 80 英里的一家公立医院参与救援。

     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上,救援队成员介绍了其在海地期间的工作经历和救治成果,重点介绍了其在资源受限条件下对外伤患者进行分类救治的经验和体会,在向他们深表敬意的同时,我们也能从他们的介绍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该救援队到达灾区后,面对的是大量由震区转运的外伤患者,他们来到医院的目的是寻求救治和安全。而当时的医院空间有限,部分区域和设施无法正常使用。伤员包括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症、脊柱骨折伴截瘫、多发的开放性污染创口及闭合骨折,部分脊髓损伤的患者已经出现了压疮。随着救援队到达的消息经当地广播等途径的传播,从其到达次日开始,又不断有新的患者到达,使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

     医院仅有的两个手术室均不能保证无菌;没有能正常工作的麻醉机;两个高压灭菌器容量有限;复苏室及临近的走廊不能正常使用;X 线摄像室仅能提供基本的 X 线检查,片子需要在阳光下晾晒;没有术中 X 线透视设备;没有当地的医疗服务或救援可以依靠。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救援队在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仅应用数小时就使一个手术室恢复了工作。参考以往的灾难救治经验,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是灾难救治的重点,而这样的患者,因初期创口处置的不及时,多数已经出现了感染。根据伤情及救治条件,救援人员首先对伤员进行了分类。而随着新伤员的到来以及伤员救治后病情的变化,这种分类和救治方案不断调整和更新。对存在感染的 A-D 的患者均适当优先处置,E 是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及时转运的患者(事实上,直到震后 11 天才有了第一次直升机转运)。

     表 1 142 例地震伤员的诊断分类,共包括 150 种诊断

    

    

     图 5 按照分类标准统计的地震相关损伤的手术情况

     分类为 F 的患者情况最为复杂也最另救援队感到痛苦,在其它环境下,这些患者是救治的重点,也应享有最多的医疗资源,但在灾难情况下,他们却是最先被放弃的对象。因为对这类患者进行手术或救治,将意味着占用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甚至包括仅有的麻醉机),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救治。虽然“期待疗法”是被明确规定的准则,但对大多数救援队成员来说,都是首次面对这样的伦理学难题,也是最难进行的医疗决断。经讨论,救援队决定对这样的患者,维持补液、抗感染、尽力控制疼痛、进行护理,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为这类患者中存在潜在存活可能者创造恢复的条件。

     分入 F 组的患者包括脊柱损伤、所有骨盆骨折(包括开放性损伤)、一例确诊的破伤风,严重败血症,闭合性骨筋膜室综合症,创伤性肌肉坏死所致的 2 例肾功能衰竭。尽管很多患者最终死亡,仍有部分患者在有限的救治措施下得以存活。

     创伤救治的分类原则是明确制定的医疗准则,但对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很少将其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而且,经常是在痛苦的实践和抉择后才能真正意识到检伤分类系统在灾害和极端恶劣的医疗条件下是唯一可以有效组织救治的方法,也是拯救更多生命和肢体的唯一有效手段。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