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们,掰玻璃安瓿要小心了!
2016/4/18 护士网

     截止目前,虽然有些医院已经成立了大液体配置中心,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医院,由护士承担配置液体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毕竟,成立液体配置中心领导者的思维转变才是关键。

     记得实习的时候,一个科室有60到80个病人,几乎每个人都会用到维生素C。那时,带教老师数好维生素C的数量,大概近200支,然后交代我掰。虽然维生素C只有2ml,但里面的气体压力很大,需要用砂轮锯好,之后再用手一掰,会发出“彭”的一声,有时候玻璃碎屑还会崩到眼镜上,左手的食指更是惨不忍睹,道道玻璃痕,割深的地方还会渗出血,碎玻璃垂直地插在食指上,当时又怕被带教老师批评娇气,所以只能拔掉之后继续掰。到了第二天,我觉得自己左手要废掉了,整个食指上布满了伤痕,但是带教老师依然让我专职掰安瓿。我只好找来了胶布把左手的食指缠得厚厚的,这才保住了手指。我记得当时加药时,科室的护士长是不让护士戴手套的,说也没有必要包纱布,要节约成本,所以,大家都是徒手掰安瓿。

     现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着很多玻璃安瓿,比如氯化钠、氯化钾、丹参、多巴胺、维生素B6、维生素C等等。就我个人而言,对于2ml以上的安瓿,我都是选择用砂轮锯了之后再用砂轮敲,因为习惯了,火候掌握的很好,安瓿头基本应声而落,尤其是5ml以上的,基本不会失手,尽管护理部曾明确表示过:不能敲,只能掰。为了防止被安瓿割到手,可以用纱布包裹。其实,临床忙起来,根本顾不上的。所以,我看到过很多同事的手在掰安瓿时被割伤,但因为能忍受,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昨天,我们单位又有一名护士的手被玻璃安瓿割伤,可能是碰到了拇指的小动脉,血流不止,最后只好缝了一针,医院给她一周的休假。她是一名工作近20年的护士,当时掰的是维生素B6,只有1ml的小安瓿。其实,小的安瓿如果有整齐的砂轮锯痕,是比较容易掰开的,个人觉得可能是这名护士要么没有锯好,要么就是粗心大意,掰了十几年的安瓿了,谁会想到会出现意外呢?

     所以,个人觉得,超过10ml的安瓿选择敲还是很稳妥的,尽管这个不符合护理加药的操作规程。当然,如果有可能,还是建议每个科室都给护士配备一双干净的线手套,里面再戴一层薄膜手套,对所有玻璃安瓿均实行手掰,这既对加药护士是一种保护,也符合加药的操作规程。

     其实,真心希望这份工作能够交给药房。或者,药厂能够把所有的玻璃安瓿都能换成塑料包装的制品,给护士的执业安全多一层保障。

    

     END

     相关链接:

     同事掰安瓿弄到手缝了6针,这个神器送给大家!

    

     请本文作者与小编联系领取稿费。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AD推广

     ? 解决夜班后肌肤问题,用暖男医哥护肤护肤品。

    

    

     发送「专栏」二字给护士网微信,看护理专栏好文章!

    

    
2016版医考类、护考类考试宝典热销中。宝典在手,考试不愁!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