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敢像护理我爸一样去护理病人?
2016/4/21 护士网
前些天父亲做了肺部肿瘤切除术,我也切切实实地做了一回家属。从护士的身份转变成家属,个中滋味确实难以言表。陪护家属看来无所事事,但是一天坐下来是相当的疲惫、煎熬、困顿。这20多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陪护家属的辛劳,理解了家属们的焦躁。陪护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件小事,让我很有感触。
刚出手术室,全麻术后的父亲被要求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水6小时。手术加复苏时间共9个小时,父亲被摆在被迫体位9个小时。再让他保持去枕平卧6个小时,先不提皮肤完整性受损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就舒适度来说也是个挑战。而且他在复苏室呆了整整两个小时。所以,在父亲略清醒时,给他做肢体按摩的同时,我早早给他垫上枕头,让他随意翻身,协助他调整姿势。一开始妹妹是反对的,因为这是跟护士的交代相悖的,毕竟人家科室的护士比我更专业。作为护士,如果有病人家属问我6个小时之内,可不可以垫枕头、翻身,我想我是不会给他肯定的答复的,因为护理规程就是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但是面对自己的父亲,我愿意自承风险,而且我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插管后,父亲的口唇干燥,口腔内粘滞,异味浓重,喉咙嘶哑。我用长条纱布浸泡水后挤半干。让父亲用舌头卷着纱布自己湿润清理口腔。一开始妹妹见我把湿纱布放到父亲嘴边,她是伸手阻挡的。因为护士说过要禁水6个小时,万一把纱布中的水吸进去怎么办?作为护士,如果有家属来问我可不可以这样的时候,我想我也不会给他肯定的答案。因为术后护理常规告诉我们,全麻术后禁食禁水。而且每个术后病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家属的个体素质是不同的,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也是不同的。我之所以敢这样做,一方面是我判断父亲已经有足够的意识能力来控制这件事情,而且我也能掌握纱布的干湿度;另一方面是我愿意自己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因为是肺部手术,术后翻身拍背是促进肺复张的有效手段。翻身拍背,是护士的拿手好戏,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第二天晨起就让家人扶父亲坐起,我给他拍背。操作对象是自己的父亲,动作当然力尽标准,不到10分钟的拍背,我就腰酸背痛,手掌震得阵阵发麻。面对病人的时候,我也不是随便糊弄,但是真真实实的拍背,也不是面对任何病人都可以做出来的。在我第一掌下去,声音随即而来时,家里人都一阵惊呼,异口同声的让我轻一点儿,我问一声父亲疼吗?他摇摇头,家里人这才松口气,让我继续。偶尔震动到伤口的时候,父亲会轻轻示意我他疼,让我轻一点儿。
如果他们不是我的家人,在第一声响起的时候,我遭遇的恐怕就不只是惊呼,可能是呵斥、质问甚至是拳脚;如果他不是我坚强的父亲,在受到疼痛刺激的时候,会有多大的反应?给家属造成怎样的心理影响?家属们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还记得年轻护士给骨折病人测体温,弄痛他之后遭到他两个恶狼似的女儿厮打的新闻,心有余悸;如果他不是我的父亲,这震耳欲聋的拍背声之后,一旦病人发生其他情况,家属们的矛头是否会首先指向我?
在医院呆了几年,真正有效的拍背只在重症监护室见过。没有陪人,几个护士费力地将病人翻过来,两个人固定病人一个人拍,痰液会顺着病人的嘴角涌出来。大夫听诊后,总是会对着她们几个竖起大拇指。如果有护士怀孕,其他同事会代替她做这件事,因为翻身拍背是特别费力的一项操作。然而,很多病人清醒后会跟家属说在监护室遭受了虐待,或者是看着其他病人遭受虐待。
由于护理人员少,很多操作都由家属完成。在工作中我也会演示、指导家属进行拍背,但绝对会循序渐进,先告知正确的手法、顺序,然后力度再慢慢加重。到位的操作只做在那些常年住院的老病人和对医护信任的人身上,当面对矫情的病人和家属,你说一句他呛三句,不好意思,我只能自保。
术后有效咳嗽,也是促进肺复张的良策。由于下着胸腔引流管,咳嗽会引起疼痛不适,父亲会有意抑制咳嗽,但是这样会延长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所以我会经常刺激他引起咳嗽反射,并让他下床活动。
姐姐打电话询问近况,我说大夫要他多咳嗽。姐姐第一句就是“这不是难为人吗?”没有谁愿意特意去难为谁,难为人的只有病。只不过这个难为由医护口中说出,竟然就成了我们难为人。术后疼痛,你可以舒舒服服地躺着,看血栓会不会放过你,感染会不会放过你,肺炎会不会放过你,便秘会不会放过你,压疮会不会放过你……任何一项并发症发生,都比那点儿“难为”要严重得多。
很多人都把目光紧紧地盯着这点儿“难为”,而把康复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出现意外,先出了气再说。过后又会梗着脖子说:“我不懂。”我不懂,我弱势;我不懂,我有理。医护人员活该就当冤大头。
如果每一位住院的病人和家属,都能跟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共战病魔,而不是站到医护的独立面,质疑你的说法和动作;如果每一位病人和家属,在住院之前都稍微了解一下自己的疾病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张开闭口你不懂,把责任一推六二五。我想对病人来说更有益。每个人都不会按照课本来生病,常规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病人。如果家属和病人温和一点儿,恐怕会得到更适合的个性化护理,病人的体验会得到大幅改善。而如今的状况,逼迫我们按照常规亦步亦趋,我们不得不用常规来保驾护航。

END

请本文作者与小编联系领取稿费。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AD推广
? 解决夜班后肌肤问题,用暖男医哥护肤护肤品。


发送「专栏」二字给护士网微信,看护理专栏好文章!

2016版医考类、护考类考试宝典热销中。宝典在手,考试不愁!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