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处处刁难的家长怎么办?
2016/5/30 护士网
下午6点钟,白班护士下班后陆陆续续的都走完了,今天是年轻护士小李值小夜班,她才与白班交完班,巡视了一遍病房,准备坐下来。突然安静的走廊开始嘈杂起来,一个打扮时尚的年轻母亲带着她1岁多的女儿,急急忙忙小跑着到了护士站,喘着气说跑累死了,并冲着护士站的小李说:护士快点,我的孩子现在发高烧,快给我的孩子找医生退烧。后面还紧跟着3个家属,手上各提着大包、小包,看这架势是准备好了奔着住院来的。
李护士抬眼一看,心想晚上又遇上一个不好说话的家长,一问情况,原来体温是1个小时以前测的,头上还贴着退热贴,孩子是典型的热性面容,就忙让家长给孩子松开衣服,并给孩子称体重、复测体温,小李一边迅速的登记,一边对家属做健康宣教,可那位母亲一脸的不耐烦说:“不要说那么多,我都知道,现在退烧要紧”。小李耐心解释说,体温量好了,就带孩子去看医生。5分钟后小李拿出体温计一看,41.2℃ ,就拿着病历把他们带到医生办公室。
不一会儿医生把医嘱也开好了,给予患儿物理降温、补液、抗炎、急诊查血等处理。夜班值班医生是工作3年的王医生,做事也很认真、谨慎,小声对小李护士说“刚才都被这家人吵死了,孩子父母因为孩子发烧的事在我办公室就吵起来了,还说在当地医院护士打了两针都没打上。这么高的烧,我对家长说吃退烧药,可家长说孩子吃药就吐,不能吃。那你先给她孩子做温水擦浴,体温还降不下来,还要用退热药’’。小李给孩子做完物理降温后说:“你们现在就带孩子到打针室先把留置针打上,准备输液”。可小李在打针室等了一会,也没见家长过来,就忙去病房看个究竟。这时孩子家属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就你一个人啊,我孩子针不好打,在别的医院打了两针都没打上,你找一个护士来帮忙。”小李说:“夜班只有我一人值班。”劝说无果,就只好找小王医生和家长沟通一下。王医生说:“孩子现在血象这么高,要及时输液消炎,把高烧降下来,防止高热惊厥和预防败血症发生”。好说歹说,家长总算同意了,可他们又说孩子胆小,等孩子哄好不哭了再打针,小李感觉这家人在拖延时间。这时护士小李也只有打电话给大夜班护士要她来救援,可大夜班护士家住的离医院比较远,1个多小时后才能过来。 中间小李又催促了几次,家长终于把孩子抱过来,几个家长也把小李团团围着,可等小李开始选择血管时,家长们一会儿说你不要按囟门,一会儿又说小孩手要抓东西,不能打。患儿母亲还说,“你按的不要那么用劲了,孩子着急”。旁边患儿的哥哥,有点看不下去了,说“妈妈,你别说了,护士姐姐不按紧,妹妹动,针也打不上啊!”这时家长才渐渐安静,帮忙扶好孩子,汗也从小李的额头慢慢的渗出来,压力山大啊。最后在脚上选择大隐静脉,针打上了,小李终于松了一口气。哭闹的患儿也出了一身汗,体温渐渐降下来。大夜班护士也来了,笑着问小李:“你又被家属欺负啦”。小李苦笑着说“还好,针现在打上了,也基本忙好了。”
第二天白班的护士都知道晚上这件事情, 晨会上护士长对大家强调说这家人是从别的医院吵架来的,你们要做到随叫随到,就是忙,也不要不理他们,赶快答应下来,尽量满足她家的要求,责任组长也要在健康宣教上多把把关。在住院的一个星期里,护士也常常听到这家人的抱怨,诸如床单脏了还不来换、呼叫铃响了还不来,你们还没给我家量体温。家长每天抱怨声不断。整个科室的护士做事也小心翼翼,都防着她家似的,就像怕一不小心踩到小地雷,一触即发。四天过去了,孩子的体温终于慢慢降下来,家长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她母亲在科室意见本上还是提了意见,如病房太吵、护士少、护工没有及时打扫病房。没有被投诉,我们已经很满足了。
儿科护士工作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沟通的家长,特别是年轻护士单独值夜班时独自面对那么多家属,特别害怕打针失败,经常也是战战兢兢,思前顾后,真的很怕伤医行为哪天会落在自己身上。而家长的不信任束缚我们的行动和思维,往往一些简单的事情变的复杂起来。固然护士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很好的医护、医患沟通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而作为患儿家属也要理解、支持护士工作,而不是处处为难。医患之间不是互防、互伤,而是在信任基础上互相尊重、相互依赖,平等互利,构建一个和谐友善的医疗环境,才能真正做到护患共赢。

图片来自网络

END

投稿邮箱:29527741@qq.com(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微信号)。领稿费请加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