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预料之外的大抢救
2016/6/19 护士网
接完班不久后,我像往常一样踩着此起彼伏的呼叫铃声在病房内来回穿梭,输液、换液体、加药、书写护病记录……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一阵忙碌过后病区稍微安静了下来,拿起接班的纸条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上一班交代下来的注意事项,再次巡视了一圈病房,几个危重病人病情都相对平稳,安全措施均落实到位。回到护士站咕咕地喝了一大口水,刚坐下来“叮叮叮……”电话铃声响起,一看“3199”(急诊科内线电话),迅速接通电话,了解了大致情况,“老年男性,偏瘫,照完CT马上送上来。”我与同事小张通知值班医生后立马开始安排床位、铺气垫床、备好心电监护及氧气。一切准备就绪病人也刚好上来,迅速将其从平车移到病床。询问了一下CT情况是个脑梗,发病时间大概3小时左右,神志嗜睡,右侧肢体肌力0级。发病时间在溶栓时间窗内很有可能要溶栓,值班医生也正在仔细询问病史。突然伴随着急切的脚步声走廊内传来了保安焦急的呼喊:“护士!赶快!你们有病人在门诊大厅很不好,快下去!”“什么病人?”一阵疑虑,刚刚才巡完病房,所有病人都在啊。与此同时护士站的电话响起,也是急切地要求我们马上下去。于是,同事小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与我简单交代了几句后迅速拿上抢救箱、氧气袋、氧气管,推起轮椅准备下去,现在病房里只有一个值班医生正在收急诊病人,于是她立马通知住院总并向他告知了大致的情况和地点。
据同事小张回忆当时她刚到一楼大厅时就看到椅子上瘫坐着一个老奶奶,原来是以前在我们科室住过院的敖奶奶,旁边的家属焦急的诉说着经过。此时的敖奶奶呼吸已呈叹息样,脉搏几乎触及不到。这个样子推轮椅怎么能行呢?刚给我们推平车送病人上来的急诊科的叔叔正好从另一个电梯口出来,于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将敖奶奶安全的移到平车上。这时住院总也赶了过来,刚好路过的其他科室的医生和护士看到这样的情况也迅速投入到了这场紧张的抢救之中。而我此时正在病房内处理着同样应该分秒必争的溶栓病人,做好病情评估医生正在与家属进行溶栓前的沟通。这时电梯门打开,他们迅速将敖奶奶移到病床上继续抢救。看这阵势情况不妙啊,我迅速将抢救车推了过去,值班医生也赶了过来,敖奶奶已经心跳骤停了,心肺复苏、通知ICU医生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参加过抢救的护士都知道此时的病人血管是最难找的,敖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平时住院的时候血管就难找,脆性大一进针就破,更何况是现在。我和同事两人一人绑了一根压脉带开始在四肢寻找合适的血管,最后在左足踝内侧找好了一根血管一针见血穿刺成功,这条小小的静脉通道保证了后续的抢救用药。同事小张继续配合着住院总和其他科室的医生抢救着,病房里还有一个同样紧急的溶栓病人,我和值班医生待这边情况稍微稳定后立即投入到另一场紧急的“战斗中”。我这边的溶栓病人心率140次左右,遵医嘱静脉缓推西地兰,完善溶栓前的急诊抽血、心电图。同事小张那边不停地心肺复苏,推药,吸痰,竟然奇迹般的将一个心脏骤停30分钟的高龄老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同事小张满头大汗的出来了,其他的几位同事将敖奶奶送往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为了赶时间我必须亲自把抽好的血送到检验科,所以我与同事小张简单交接了一下病房里的情况,将这个“乱摊子”交到了她手上,定时打针、测血糖、胃管注药注水、还有此起彼伏的呼叫铃……
送完血标本回来,检验科和心电图室的报告也出来了,患者可以溶栓,处理好医嘱,迅速将溶栓药为病人输上……把紧要的事情处理完又开始忙常规的事情。很快到了凌晨12点交接班的时间,我开始为病房内的病人输注12点的液体,同事小张和下一班的同事去病房交接。一圈交接下来我们才开始补未完成的护病记录,整理和补足抢救车内的药品和物品,检查抢救箱,充好氧气袋,做好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不知不觉就凌晨两点了。
又困又饿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吃了点东西洗漱完毕,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回想这一场预料之外的抢救让我感触颇深。使我感到作为一名护士的幸福和后怕。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当患者发病时家属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我们,指明说要住神经内科,这样的信任难道不是医患关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吗?
“救死扶伤”是一种幸福。敖奶奶最终没有在我们科室入住而是抢救后直接住进了重症医学科,抢救完毕后也只叫他们补齐了必须的抢救药品,虽然这次抢救没有“赚”一分钱,也耽搁了我们正常的下班时间,但是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大写的“值”!
“无私奉献”是一种幸福。这次能够抢救成功离不开路过的其他科室的同事的帮助,虽然我们互相不认识,但当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大家能够放下手头的事共同投入到抢救中,不正好体现医务人员大爱无私的精神吗?
我辗转难眠同时又有点后怕。如果同事小张接到电话和保安的紧急通知后独自一人空手跑下去查看会怎样?如果路过的其他科室的同事去忙自己的事会怎样?如果抢救时没有顺利建立静脉通道会怎样?如果没有医院领导严格的进行应急预案、抢救流程、护理常规、操作技术……周而复始的抽查演练会怎样?
由此我更加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易。现在的我们不仅只是会简单的遵医嘱打针输液发药,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力,具有预判性的思维能力,面对突发状况时才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才能够戴稳“白衣天使”这顶高帽。
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院神经内科

END


投稿邮箱:29527741@qq.com(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微信号)。领稿费请加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我是护士,擅长基护和内科及护理专业就业指导。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向我提问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