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走了
2016/6/26 护士网

     为了顺应医院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更精,我们的大科室一分为三,成了三个小科室。与此同时,我们的护理团队,也被打乱,分去了三个地方。

     我一直觉得护理团队就像军队的战友,我们搭档的越默契,取得胜利就越容易。所以,护理团队的搭班,磨合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凝聚力。但是,同样是铁打的医院流水的护士。同事们或者调离,或者高升,或者分流,就成了我的同事走了的伤感场景……

    

     王小护是我搭了一年班的搭档。她干活利索,为人大度,心细善良。在原来的大科室,我们俩死搭,上白班,夜班。

     白班的时候,科室的人多,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干完了活儿。夜班的时候,我们俩的配合默契度直接影响到抢救病人的速度和准确度。

     通常是我在护士站值班,她在CCU值班。CCU患者病变,她一声电话铃响我就会到达床边;我在护士站接急诊电话,对着她一声备床!她就会把抢救用物准备妥当,从未掉过链子。

     这样的搭档,让我们在夜班的晚上所向披靡,无所畏惧。

     可是,分科以后,我们俩去了不同的地方。我在最后一次搭档夜班的时候,跟她在凌晨三点收治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用药,监护……到了凌晨四点半,天亮了,看着监护仪上平稳行走的绿色心电波形,和低头写护单的王小护,我有点想哭。

    

     她说:记得,不要难过。到了哪儿都是干活。你离了我,我离了你,我们都仍然要好好的干下去。

     分开了。在不同的科室,我仍然在努力。她也依然认真执着。院长来新科室交班,问我们,你的小伙伴在别的地方还好吗?

     我们就都笑了。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小伙伴一定会在路上遇到一样默契的的搭档,所以不必太忧伤。

     刘老师去了别的科室,脱离临床了。刘老师原来是我们的责护组长。心细,勤快。比我们大几岁,却面面俱到。

     我们这些小姑娘们想不到的,她都能帮我们想到。

     哪点做的欠缺,她一眼就能看出来,会笑着对你说:晓晓啊,你看啊,这个是不是不太好?我觉得……会更好,对不?

     我们总是会发觉自己的不足,并且甘心情愿没有怨言的改进。

    

     遇到需要加班的时候,她总会留下来,我们也会很开心的跟着她留下来。一直干到干完为止,然后不管多晚都会很开心的下班。

     她走的那天,护长说我把她送走。刘老师三十多岁了,在这个医院呆了十年了。护长说送,心里并不好受。有太多的不舍吧!

     我站在那里几分钟看着她走,特别的难过。但是晨起病房里的忙碌很快就压过了我的悲伤。

     后来发微信给她说:老师我想你了。她说: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都要适应未来。

     对啊,适应未来。而我,为了变成一名更加优秀的护士,也该去好好的继承她的那些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精神。

     董老师这次也走了。她是升职去了护理部。她优秀,能干,各方面能力都强,高升一点不奇怪。

     她曾经跟我说:晓晓,我都干了15年了。

     我问她:想过辞职吗?

     她说:从来没有,我也不嫌烦。

     很受益!她的干练和出色,让我总是带着崇拜的小眼神问她:老师,我怎么才会像你一样自信不害怕?

     她总是跟我说:你很优秀,要相信自己。人事调动在临床上无可避免,你干的越长就会遇到更多。要加油啊!

     看着她帽子上那道崭新的蓝杠杠。突然的觉得该替她高兴。优秀的人做的领导,是我们这些后来的姐妹们不倒的榜样!

     离别,是为了更好。护理这条路走好走坏,关键是走不走心。

     我从她们身上学到的就是走心了你就成了。

     所以,小伙伴们,离别不悲伤。为了更好,一起在不同的地方,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

    

     END

    

    

     投稿邮箱:29527741@qq.com(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微信号)。领稿费请加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解决长期夜班后肌肤问题,试试暖男医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抢购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