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年患者输液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2016/9/29 护士网

来源:护士网微信(微信号:hushi120)原创投稿
作者:徐小红
我是神经内科的护士,我们科以老年患者居多,90%都是「脑出血」「脑梗死」这些疾病,而由于「脑出血」、「脑梗死」这些疾病会造成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而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因此血管条件差,所以穿刺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有时甚至影响患者的治疗。

那么,怎样输液才能有力的保护患者的血管,以便患者能顺利的进行治疗呢?根据自己6年多的临床护理工作的经验,有以下几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首先,患者新入院时,我们要评估一下患者病情的轻重,住院的时间的长短。因为患者如果是急诊送来的且病情危重,住院周期较长,我们应迅速打开静脉通道,如果患者外周血管条件十分差,必要时开通中心静脉,以便患者能进行抢救以及后续的治疗。
其次,如果患者是老病号,反复住院,血管条件不是很好,这时,我们首先评估患者是否有肢体功能障碍,因为我们输液时应该在患者的健侧,也就是活动功能良好的肢体。如果在患侧输液,也就是肢体活动不好、感知觉差,如果出现药液外渗时时,患者很难发现,而且药物吸收的效果也不如健侧。给这种患者输液时,我们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因为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是5-7天,而这种患者住院的患者周期一般是14天左右,所以,如果保留好,一般患者就是换2次留置针。给这种病人穿刺时,如果患者消瘦但是血管充盈,留置针穿刺时角度不可过大,且皮肤需要绷紧,见到回血时慢慢推出针芯,不可进的过多、过深,都会造成穿刺失败。
再次,如果遇到病情较轻的患者,患者只是过来调养,住院周期1周左右.如果患者血管非常细,留置针很难留置,这时我们只能使用小的头皮针,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保护血管。
最后,如果遇到比较胖的老年患者,他们的血管一般比较深,穿刺时角度为30度-40度之间,如果进针时没有回血,说明没有碰到血管,可慢慢再深一点,进针见回血后放平再沿血管进针少许。
在临床中,会遇到很多不容易穿刺成功的血管,这只是临床中常见类型中的几种。因为理论与实际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累计经验,才能提高穿刺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大家如果还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一起分享,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病区

END


投稿邮箱:29527741@qq.com(投稿务必注明作者微信号)。领稿费请加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复习备考哪家强?考试宝典有原题,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士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