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填词让蔡依林、李宇春都爱不释手?
2016/6/15 QQ音乐
李宇春最近出版的EP中,主打歌《存在感》一经曝光,立刻就引起了众多关注,这是一首很具艺术企图心的作品。尤其是这首歌的词作者——台湾诗人、作词人李格弟的名字,很多细心的朋友一定会记得。
李格弟的文字酣畅淋漓且不拘泥于形式,而且更注重文字的气质和艺术感,这几年爆红的蔡依林《Play我呸》、苏打绿《雨中的操场》等等都是出自她的手笔,很多歌手都为能邀到一首她的歌词而倍感荣幸。其实,李格弟今年已经六十岁了,夏宇、童大龙……这些不同的笔名见证了她不同年代的作品。李泰祥、黄韵玲、齐秦、陈升、张亚东、吴青峰、李宇春等这些合作过的音乐人,也证明她的文字在不同的年代里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无论她化名是谁,和谁合作,她的文字中有童话般的幻境,却又藏着锋刃,她的作品则还原了文字的纯粹。
▼

半日制造经典
在「台湾头号文青」马世芳的书里,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曾创作了《橄榄树》等经典作品的音乐大师李泰祥先生,在为他的女弟子唐晓诗制作新专辑时,想将自己的旧作《不要告别》重新诠释,但因版权原因只能在原有的旋律重新填词。虽然之前三毛填词的这首《不要告别》早已家喻户晓,但他仍然不满意,重新填词意味着就要诞生一首新歌,最终他找来一位从没填过词的年轻诗人黄庆绮,在那一年(1984年)黄庆绮刚刚自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备忘录》,要知道这本限量500本的诗集,如今已经炒到万元一本,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这位黄小姐写诗的笔名叫「夏宇」,填词时她取了另一个笔名叫「李格弟」,也就开始了她填词的生涯。文字禀赋颇高的她只用了一个下午就把新词填好,但因为缺乏经验,所填的歌词与曲不太匹配无法唱,于是李泰祥索性将错就错,为这首词重新谱曲,成就了这首《告别》。
▼

引领「酷」文化
1986年,歌手李丽芬出版首张专辑《梳子与刮胡刀》,这张专辑后来入选「台湾百佳唱片」,名列47位。值得一提的是,李格弟包办了专辑中的歌词,只不过她用了另外一个笔名「童大龙」,她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这张专辑的灵魂人物。就如这首《梳子和刮胡刀》中她写到的「我有一把美丽的梳子,你有一支实用的刮胡刀,每天早上我们都有共同的烦恼。我梳我梳不完的发,你刮你刮不完的须……」她借平凡易懂的话题,表达一些更深层次的意思。
80年代末,李格弟与滚石系的歌手合作甚多,最著名的莫过于赵传的那首《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不过特别要提到1988年达伟唱片发行的李亚明的专辑《酷》,制作人是齐秦和韩贤光,李格弟在专辑中贡献了三首词作《酷》、《换心》、《情敌》,其中最著名的是那首《酷》:什么时候学会了一种东西叫做酷,不轻易动情像是一种冷血动物,养一只猫,解放彼此的孤独……。虽然当时在内地,大家都不知道「酷」是什么意思,但这张专辑后来引进内地,影响到了一批青春期的叛逆少年,有的后来还走上了音乐之路。这样「酷」的歌词如今看来,都不落伍。据说「酷」这个字就是由李格弟从英文Cool翻译来的,而这个字也是对李格弟许多歌词最好的注释。
▼

天马行空的文字驾驭能力
进入90年代,李格弟的词作陆续出现在庾澄庆、薛岳、凤飞飞等人的专辑中,1995年新人陈珊妮发表了第二张专辑《乘喷射机离去》,同名主打歌《乘喷射机离去》就是李格弟的词作,此后的《你在烦恼些什么?亲爱的》(原唱:薛岳)、《当倾斜的倾斜重复的》这两位数度合作,总是擦出神奇的火花。
不过要提起李格弟在90年代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歌词作品,当属齐秦的那首《痛并快乐着》。时至今日都是在选秀节目上被经常翻唱的金曲,白岩松后来还把这个标题作为自己的书名。去年年底的「中国之星」节目中,齐秦重新演绎了这首歌,让我们有幸重温经典。在李格弟的词作中爱情占了相当的比例,她文字中的爱情是带着炽热和力量,加之在这首歌中齐秦细腻的演绎及江建民出色的作曲,非主流的编排让这首歌从千篇一律的流行歌曲中脱颖而出:人是复数,心是单数,浪漫复仇,不由别人分说……,这样的歌词怎么可能让人过耳就忘呢?李格弟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时就是那么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李格弟诗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