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援陕医生猝死宿舍 年仅 38 岁
2015/3/6 丁香园

     史明的微信朋友圈里,多是记录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其中一条是:8 月 22 日,靖边当地一名患者给他送来锦旗,他配了 5 个字——「辛苦的回报」 医院供图

     11 月 9 日一早,正在陕西榆林支边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明,还惦记着早点去病房,想看看前一天做手术的双胞胎产妇。这是他援陕近半年来做的最后一台手术。可谁都没料到,几分钟后,他倒在了宿舍的卫生间里,经抢救无效死亡。

     早起想去病房看产妇,倒在宿舍卫生间

     今年 6 月 8 日,史明以江苏省援陕西榆林医疗队队长的身份,被派往靖边县人民医院开展支医帮扶工作。11 月 13 日,原本是他完成支边任务,返回苏州的日子。

     11 月 9 日早晨 7 时许,闹钟响了,史明挣扎着起床。平常,他也是这个时间起床,但那天他起得有些困难。

     史明所住的医院宿舍里,整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用三角板隔开的厕所外面,不论男女,都要在这块空间里洗漱。

     史明走进卫生间时,医疗队另一名成员卫红齐已经在洗漱了。卫红齐问史明:「今天头疼好点了吗?」史明说,还是有点疼,估计感冒了吧。卫红齐让他多休息休息,他说,前一天做手术的双胞胎产妇情况不大好,他还是不放心,要早点去病房看看。简单招呼了几句,史明就进了厕所。

     卫红齐洗漱完毕,看史明还没有出来,便叫唤了一声,发现没有反应,跑过去一看:出事了。卫红齐大声呼救,正在宿舍里的另一名医疗队队员莫朝阳冲了过来,可史明已经没了知觉。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当地医院的院长和各科室的骨干人员全部赶到,大家全力抢救,可无济于事。9 时 07 分,医院宣布 38 岁的史明临床死亡。

     出事前一天头疼,仍坚持上手术台

     「他的身体一向很好,每天还坚持快走锻炼。出事前一天手术前,他说头疼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大家建议他休息休息,但他还是坚持上了手术台。手术结束后,当地医院的主任都劝他早点回宿舍休息,他就是不愿意,生怕这名产妇出什么意外。」昨天,莫朝阳在电话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史明的猝死,疑为过度劳累所致。

     据了解,11 月 8 日上午,靖边一名产妇剖腹产下一对双胞胎后,出现急性心衰。从上午 9 点到下午 4 点,史明全程参与这名高危产妇的手术和大抢救,直到产妇病情平稳。那天傍晚 6 点多,他才离开病房,返回宿舍。

     支边近半年,只回过两趟家

     史明的微信朋友圈,最后一条消息发于 11 月 1 日:「鹅毛大雪!天气寒冷啊!」他还配了一张停车场的图片,图片中,雪花密密匝匝满天飞,汽车都变成了白色。

     「当地已经零下 5℃,我们冻得受不了了,这时候格外想家。」莫朝阳告诉记者,「史医生更加想家,因为其他科室支边的医生,任务期只有 3 个月,但妇产科比较特殊,史医生一来差不多就是半年。

     他很疼他的爱人,难得的空闲时间里,他很乐意陪爱人去逛街,知道爱人衣服的尺码和喜好;他还有个刚上 5 年级的女儿,女儿前一阵给他画了一幅画,他十分得意,到处展示给朋友看。但在支边的这几个月里,除了岳父生病需要手术回了一次苏州,他只在十一期间回了一次家。」

     11 月 1 日在朋友圈发出这条微信时,史明和两位队友已经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

     「11 月 13 日,这周四就能回家了,上个月底开始,我们就激动起来了,一天一天倒数回家的日子。」莫朝阳说。

     史明的微信朋友圈里,多是记录与工作相关的事情:8 月 22 日,当地一名患者给他送来「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锦旗,他配了 5 个字——「辛苦的回报」;8 月 8 日,他还发了一张自己在手术台上会诊的照片,「台上会诊腹盆腔巨大肿块,直径 45cm,顺利收工」……

     最早的一条有关支边工作的朋友圈内容,发于 6 月 13 日,「首战告捷!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顺利完成镜下畸胎瘤的剥除。」

     他是人人喜爱的「史大叔」

     在苏大附属第二医院,几乎所有认识史明的人,都亲切地喊他「史大叔」。

     「他无论对同事还是病患都非常亲切,主动关心大家的一切,起初一些晚辈叫他史大叔,后来不管男女老少,都跟着这么喊。」产科副主任凌莉说,「产科在医院里是最忙碌的科室之一,每天都有好几台手术,我们一喊‘大叔,上台去吧’,他就憨憨一笑,二话不说地跟来。有他在,我们也会踏实很多,他的医术和责任心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史明是科室里的得力干将,不仅医术超群,并且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在苏州工作期间,普通医生一人要负责 12 至 15 个床位,他一个人则要负责 20 到 24 个床位。」苏大附属第二医院产科主任朱维培介绍。史明这一次被派往陕西,还担任医疗队队长,也足见医院对他的重视。

     今年 6 月 8 日,史明带队去陕西,在靖边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他一直担任妇产科主任。这段时间里,他带领当地医生进行了多例有困难症状的剖宫产,以及其他一些复杂的妇科手术。

     「陕北地区不比发达城市,医疗条件和医务人员的水平相对落后许多,支边的医生要面对的挑战非常艰辛。有时候一天要做四五台手术,术后还得持续观察病人的反应,不能有一丝松懈。」朱维培说。

     病人:半夜两点还看到他在写病历

     曾患有侵蚀性恶性葡萄胎的顾女士,昨天一早匆匆赶到苏大附属第二医院,向医务人员询问史明的追悼会时间,她想送送史医生。

     「我第二次化疗期间要来医院挂水,有一次半夜两点才结束,出来一看,史医生还在忙,他在写病历。我问他怎么还不回去,他说做完手术后就要立即写病历,写完了才好回去。

     我当时就说他了,第二天早上 7 点半还要上班,这样下去怎么吃得消。他说没事的,他身体好,经常写到三四点。」顾女士说,2011 年 5 月起,她的治疗都由史医生负责。

     「他像是一个朋友,总是主动关心我,我倒是担心影响他休息,周六周日都不敢打电话给他,他知道后生气了,叫我有情况要及时联系他,只要不在手术台上,他都会接电话。」顾女士说着说着哽咽起来,「我还等着他从陕西回来继续给我看病呢。」

     比别人晚进科室,总有一种紧迫感

     史明出生于江苏姜堰叶甸乡花东村,1993 年进入苏州医学院儿科系学习,毕业后进入苏大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工作。工作期间,他对妇产科产生了兴趣,在职攻读苏州大学妇产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他考研的成绩排在苏州全市第一名,但他总觉得自己比科室同龄人晚‘进门’5 年,有紧迫感,于是更加勤奋。夜里一点两点的急诊,他一定随叫随到。他让我们尽可能多地带他参与手术,好让他早点成为一名称职的妇产科医生。」苏大附属第二医院的同事说。

     而他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2006 年至今,他连续 8 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2009 年被评为医院「十佳医生」,2011 年 12 月受聘副主任医师职务。

     「史医生一路走好!所有的白衣战士,请珍爱健康,珍爱自己!」苏大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医生钱晓东在微博上悼念史明。

     在微博下面,点起了一根根蜡烛,大家都为这位好医生的离去感到惋惜。「临床工作太繁重了,每次上门急诊班都有些焦虑,每次下门急诊后,脑袋都是发烫的,就像过热的机器。真要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了!为师兄的离去感到难过。」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名医生感慨。

     原文刊于《现代快报》。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