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治疗:包扎的力量
2015/5/7 丁香园

    

     几天前,我看到上面这张照片:地震后,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家医院里,头缠绷带的男子,在与八个月大的女儿玩耍。这是一种灾难之后的治愈。

     看着那男子头上的绷带,我突然就想聊聊包扎的话题。

     要包扎得像个贵族那样!

     以前负责临床带教的时候,每年都会给实习的研究生讲授包扎的课程。然后,让他们分组相互练习。

     看着学生们相互把对方的脑袋包成一只只凌乱的「鸡窝」。我会忍不住吼:「要包扎得像个贵族那样!」

     确确实实,包扎,曾经像是一门贵族的手艺。

     看看 19 世纪的包扎教科书吧:精致、典雅,略带些忧郁...

     你们能把一根绷带编成一顶厚实的帽子、一件背心、一条内裤么?我可以。而在以前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可以。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画风)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具绅士风度的「四头带」包扎法)

     包扎的历史好久远...

     包扎的历史太久远了。有多久远?我一直给学生们开玩笑说:大概,上帝创造人类的同时,就创造了包扎。

     德国慕尼黑的博物馆中,有一尊古希腊时期的花瓶,上面描绘着古希腊人为伤员包扎的情形。民国时期,中国医生们看到这幅图案时,惊叹不已,认为这种包扎「极合法度」。

    

     (就是这幅图案,让近代的医生们惊叹)

    

     (那么更远古的人类如何包扎?我认为,大概就是这样包扎吧)

    

     (包扎的技术,是世代传承的。这是 16 世纪的包扎教程)

    

     (在不同文明之中,包扎技术发展也是有着相似性的。这是日本江户世代的包扎教程。这些人表情蛮搞笑的,看来,日本人确实有漫画基因...)

    

     (当年抗战爆发后,中国各地学校紧急开展了包扎技术的培训)

     我们为何包扎?

     扯了半天,我们总归要回过来讨论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包扎。

     从医学角度而言,包扎,是一种治疗方式。

     包扎,可以止血;可以固定;可以压迫;可以给药;可以防治水肿;可以局部保护等等。包扎的作用有很多很多。

     人类发展到今天,包扎的方法和材料已有成千上万种。

    

     (多看看体育比赛,你就能对人类五花八门的包扎技术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医学之上

     而我想说的是,包扎,不仅仅是一种治疗。

     包扎,对于人类的意义,已远超医学的范畴。有时,是一种精神;有时,又是一类隐喻。

     包扎之中的故事,太多太多。

    

     (破碎的头盔、满头的绷带,包扎,总是与英勇相伴)

    

     (枪林弹雨之中,包扎,是协作,是生死的友谊)

    

     (越南战场,镜头中太过悲情的包扎,则必然引发对战争的反思)

    

     (总统说,是孩子的玩具弄伤的;记者说,是成人 party 弄伤的。包扎,总被用来遮蔽真相)

    

     (抗战时的一张照片:正在为伤兵包扎的宋美龄。包扎,已是政治的载体。若不会包扎,那就不是合格的第一夫人...)

    

     (这是世界上关于包扎的最贵的一幅画,疯狂的梵高割伤了自己的耳朵。很多很多时候,包扎,是自身的情感表达)

    

     (但凡是血肉之躯,总会遭受创伤,总是需要包扎。即便,是天使)

    

     (名画之中有包扎,包扎之上亦会有名画。骨折石膏上面的画作,展现出的,是生命的乐观。创伤,并不可怕)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总能够给出最清澈的答案:包扎,那就是爱的力量)

     你,理解包扎了吗?

     本文由作者授权丁香园转载

     原发于微信公众号「医史微鉴」

     原标题为:包扎的力量

     「医学时间」重大升级,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鲜体验。

     「丁香头条」是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有对医疗热点的全面展示、对医改政策的权威解读以及对时事热点的犀利点评,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丁香头条」微信公众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