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医院」才是好医院?
2015/5/19 丁香园

     回顾这几年,医患关系被推到风口浪尖。当网友纷纷抱怨中国大陆就医体验差的时候,发生了我在香港公立医院的第一次急诊就诊。还没等见到医生,我就自动放弃了。

     自动放弃?干净的医院、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不都是香港公立医疗的代名词吗?一点儿都没错。

     及时的救护车

     那天,我走在路上,突然感到下腹一阵阵绞痛,接着眼前发黑,四肢无力,慢慢就摊在地上了。我自己心中有数,讨厌的痛经又如期报到了,我属于经期症状特别严重的。

     热心的路人见状,立马拨打了 999。因痛经入急诊,对我来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香港却是第一回。救护车三分钟就到了,将我送至最近的公立医院。

     标准的流程

     救护人员替我挂号并送至分流站之后才离开。急诊挂号费 100 元,包含了检查、手术和药物等的全部费用。

     急诊病人先要经过分流站按病情分等级,一般分为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五种,等级决定轮候时间。

     我毫无悬念地被分流为「次紧急」,之后便被推进候诊室休息。墙上有块电子公告板,显示着每个等级大概的等候时间。我挂号时间是下午六点多,公告板显示目前接诊的是下午三点多挂号的病人。

     无尽的等待

     我原本以为再过三个多小时就能轮到我了,但几个小时过去后,公告板上显示叫号的依然是三点多的病人。经过休息和保暖,我已经渐渐感觉好转。

     这时候,时不时可以听见一些「熟手」的病人在分享自己的看病经验:

     我挂完号回家吃了个晚饭,洗了个澡过来的,现在估计差不多到我了。

     下午四点后挂上的,不到下半夜是看不上的…

     突然间,我感觉自己涨姿势了,原来香港公立医院看病是要这样看的。

     到了深夜,那阵阵痛似乎过去了。我看着公告板上一动不动的数字,再看看周围坐在轮椅上的、躺在床上的老人小孩,决定回家。那时我才注意到病情分级纸上写着「如果自行放弃诊治,挂号费将不予退回」。

     后来跟朋友闲聊才知道,小伙伴们分别有过「骨折在急诊坐了十几个小时、预约普通心电图要一年、牙痛你就自己忍着不然也是在急诊坐一天」的深刻经历,我先生更因为他的全科医生十分相信自己的诊断,不给他转诊到皮肤专科,前前后后拖了一年,最后却发现之前的诊断是错的。

     那次之后,我还因为别的小毛病去挂过急诊,每次都是以自动放弃告终。至今我还没在香港以一个病人的身份见过医生。在这里,医生不是那么容易能让你见上一面的!当然,香港到处都有私家诊所和医院,可以随时就诊,只是收费比较贵。

     自家的月亮

     当我妈妈听到这一切,不禁说了一句:「还是咱们看病方便啊」。

     不可否认香港医疗令人满意的地方,但是有多少病人能扛得住漫长的等待呢?如果让大陆病人都来香港试试,才知道很多东西其实只是「外面的月亮特别圆」。

     看到这儿了,再给你推荐点相关文章:

     医生终究拥有一颗柔软心

     你看不见的悲伤,我装出来的坚强

     小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本文为作者投稿

     丁香园接受投稿:zj@dxyer.com

     具体投稿规则,请回复「投稿

     题图源自 Shutterstock.com

     丁香头条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

     传播最具价值的医疗资讯和视点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医学时间」重大升级,整合扫码免费获取文献全文功能,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鲜体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