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桑拿时昏迷的男人
2015/6/11 丁香园

     某个午夜时分,120 来电说男性患者,50 岁,寒颤,要求急救。赶紧出车,进屋一看,患者全身赤裸,被家属已按坐在椅子上,神志不清,流涎不止,全身痉挛性抽搐,和 120 说的症状大相径庭。

     家庭危险的自救

     赶紧把患者平放,检查气道,发现患者口中有许多黄色药渣,清理并开放气道,给予口腔通气管,检查生命体征,中度昏迷,双侧瞳孔针尖大小,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尚平稳,心跳快速、有力,150 次/分,律齐,皮肤发烫,血氧饱和度 96%,血压 98 mmHg / 65 mmHg,四肢痉挛抽搐不停。患者生命体征尚可,暂时无需现场气管插管。

     患者家属在我们到达之前已经给患者喂了一大颗安宫牛黄丸,说实话,这动作不仅对昏迷患者无用,而且容易堵塞昏迷患者气道,比较危险。

     祖国医学在民间流传对昏迷病人的急救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掐人中,另一个就是喂食安宫牛黄丸。

     看来,简单的现代复苏急救方法在我国群众中普及率不高,有待我辈同仁继续努力。

     不是一氧化碳中毒

     于是问家属患者发病经过。家属描述刚才患者在家里蒸桑拿,约 15 分钟后,家人在外关掉蒸汽,发现患者躺卧在地上,已神志不清,并抽搐不停,就呼叫了 120。

     让家属带看了一下现场,桑拿房约有 6~7 平方米,木板装修,蒸汽源是电热性,不是木炭之类的。再问患者以前有没有其他病史和特殊爱好,家属说以前有过气胸病史,其余无特殊。

     护送患者返院,途中测了患者指尖血糖为 6.8 mmol/L,同时予以吸氧。我脑子也在快速思考:患者昏迷的原因是什么?一氧化碳中毒,没有中毒源。低血糖昏迷,已排除。脑出血?脑干梗塞?持续癫痫?难于判断,第一要做得是头颅 CT 检查。

     蹊跷的家属行为

     回到医院,先开单做 CT 检查。再次详细检查患者:体温 39.2 度,GCS 评分 6,呼吸 16 次/分,心率 156 次/分,四肢肌张力高,四肢痉挛抽搐,肌力正常,无颅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未引出。于是予以安定注射控制患者抽搐,送 CT 室检查,结果正常,未见脑出血。

     做完 CT 检查后,患者四肢又开始痉挛抽,仔细观察,与以前见过的癫痫大发作抽搐相比,患者没有牙关紧咬,肢体抽搐力道较小,易人工控制。

     在患者发作痉挛抽搐之际,我按住患者下肢,叫患者家属帮忙按住上肢和头部,但站在旁边的两位男家属似乎很不愿意,在我一再催促下(不控制住患者,护士无法静脉用药),犹豫着、还尽量用被单包住手,勉强按住患者。我心里有点怀疑,在患者被镇静后,一再反复追问患者有没有特殊病史,患者家属说没有。

    

     原来是高温综合征

     这时,我已经明确患者是高温中毒,类似于中暑,虽然当时还是春天,广州的气温是 20℃ 左右,但患者蒸桑拿时间过长,患者抽搐是典型的热痉挛,加上高热,皮肤不出汗,高温综合征明确。

     考虑到患者症状较重,会导致多个脏器功能受损,下医嘱抽血查急诊肝功、急诊生化、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电解质和血常规.

     同时开启冷空调,药物肌肉注射降温,患者反应比较好,30 分钟后,患者开始出汗,体温下降,心率开始慢慢下降,患者血压平偏低(90 / 60 mmHg),血氧饱和度 98%,四肢不再痉挛,但神志仍然不清,。

     不一会,拿到检查结果,还是大吃一惊,白细胞升高几乎一倍、胆红素和肝酶大幅度升高、肌酐升高、血淀粉酶升高、血肌钙蛋白定量值升高(未达心梗水平)、心酶大幅度升高、CK 和肌红蛋白大幅度升高,表明患者出现急性肝、肾功能损害,急性心肌损害,急性横纹肌溶解,急性胃肠功能损害,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热射病(高温综合征最严重一种)诊断成立。

     处理上除了降温以外,予以药物防止感染、保护肝功能、保护心肌,但最主要是快速补充血容量和水化治疗防止急性肾损害演变成急性肾小管坏死(一旦进入少尿期,临床治疗用药就非常麻烦),我在 2 小时之内要求护士输入了 2 500 mL晶体液,在大约 6 小时内输入了 5 000 ml 液体,患者每小时尿量>300 mL。

     让人欣慰的是,由于及时、有效的治疗,6 小时后,患者体温正常,心率降至 90 次/分,血压稳定,患者完全清醒了。复查所有指标都有下降,尤其是肌酐下降较快(接近正常了)、血淀粉酶下降,到这时,我悬着的一颗心才能放下来。

     被隐瞒的病史

     患者清醒后,还是问了一下当时的情况,患者回忆当时在桑拿房蒸着,一会儿就晕了,醒来已在医院,再问他以前有无特殊病史,也说没有。

     虽然患者神志已清醒,但多个器官功能受到损害,需继续留院治疗。

     患者住院治疗 3 天,心肌酶、肝酶仍然高一点,其他指标均回归正常。患者家属和管床医生交流时,无意中透露出患者曾经有吸毒史,管床医生赶忙告诉我,我终于明白患者家属怪异行为,但好在查该患者 HIV(-)。

     这就是现实的医疗环境,家属们都不愿碰患者,却不告知医生,让我们去抢救,却不让我们做防护。心里非常气愤,却又能如何?

     患者或家属可以天天投诉我们,这不,出院时家属还在说我们抽血多、检查项目重复查,说医院就知道要钱!我可以去投诉这患者和家属吗?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我所能做的就是下次注意自己保护自己而已。

     你在临床上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欢迎评论,给其他同行以借鉴。

     急诊室的系列故事之一:

     每个患者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

     本文由作者授权丁香园发布

     略有删节,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丁香园接受投稿:zj@dxyer.com

     具体投稿规则,请回复「投稿」

     「医学时间」重大升级,整合扫码免费获取文献全文功能,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鲜体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