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包工头?科学研究师徒模式的利与弊
2015/6/23 丁香园

     论文造假,究竟发生在那些环节?

     (中)

     在普通民众眼里,科研工作者是从事前沿尖端探索性工作的高学历、高智商群体,但这样一个群体为何还会出现学术造假呢?

     上次我们介绍了一篇研究论文从酝酿到发表的大致过程及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 点击访问),里面提及了科研活动的两个主体:高年资研究人员与低年资研究人员。

     这次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科研工作者(主要指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的利弊。

     基本结构:课题组有哪些人?

     科研工作的最小单位一般是课题组。课题组小的只有几个人,大的可以多至几十人。课题组的核心是课题组长,又称为独立研究员(Principle Investigator,PI),按资历可分为教授、副教授与助理教授三档(国内一般只有教授和副教授两档),他们是科研活动中的主角,构成成了高年资研究人员这个群体。

     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成为 PI 一般需要完成博士(4~7 年)与博士后(3~6 年)两个阶段,差不多 10 年左右的训练。只有完成这两个阶段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资历,开展独立研究与指导低年资研究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完成了这两个阶段的训练,也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能获得独立 PI 的职位。

     大学或研究所通常会给新起步的 PI 提供一笔不菲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基本的实验场所与平台。

     政府、企业或私人基金会资助对象往往也只面向高年资研究人员,而非低年资研究人员。这种高门槛、高投入的 PI 准入制度以往只有欧美发达国家实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和研究院所也已开始或正在实施。

     除了 PI 这样的高年资研究人员,课题组还包括低年资研究人员——硕士生、博士生与博士后,虽然他们占科研工作者很大比例,但事实上他们属于还处于「学徒」阶段。他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非常优秀,将来有潜力成为 PI。

     有必要告诉大家(尤其是初入科研圈新人)的一个真相是:大多数低年资研究人员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成长为 PI,而是从事科研或教学相关的工作(包括后面提到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甚至完全离开学术界。

     除了上述的高年资与低年资研究人员,有些规模较大的课题组还雇佣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他们虽然也参与了课题研究或论文发表,但更多的只是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有利于提高课题组的运转效率。

     运作模式:师徒与雇佣的混合

     PI 负责安排与组织各种科研事务:制定研究方向与实验方案、指导低年资研究人员开展具体的科研实践、申请研究课题与经费、参加学术会议与交流。

     毫无疑问,PI 是整个课题组的核心,事实上科研活动取得的知识产权和学术荣誉通常也归属于 PI 及所在研究机构,各种奖励(包括诺贝尔奖)也基本都授予了 PI。

     高年资研究人员通常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了综合要求更高的科研思路凝练、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与结果的解读、科研论文撰写与项目经费申请等方面。

     然而,「高大上」的科研工作也充满了大量的简单重复劳动,低年资研究人员则负责执行并完成那些相对简单且经常需要重复的具体实验操作,通过参与和执行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各种必要的学习与训练。

     我们从课题组的组成结构与运作模式可以看出,PI 与低年资研究人员之间本质上是传统「师徒」关系与小作坊式「雇佣」关系的混合模式。如果 PI 是伯乐的话,那么优秀的低年资研究人员就是「千里马」。

     一个课题组的实力通常取决于 PI 的综合能力(科研经费、实验平台、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而优秀的低年资研究人员有时候也可以让整个课题组的学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利与弊:没有完美的模式

     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普遍实行的这种「师徒」模式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

     首先,这个模式确保了高年资研究人员都接受过相对系统与严格的训练,并经过了层层的筛选与淘汰,在指导低年资研究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时可以减少误人子弟的情况发生;

     其次,高年资与低年资人员通过分工合作,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

     最后,高年资与低年资研究人员作为参与科研活动的两个独立个体,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了单方面学术造假的可能性。

     然而,这种模式也并非十全十美,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一旦高年资研究人员自身出现学术道德问题或迫于残酷的学术圈竞争压力,容易导致至上而下的学术不端风险,这时低年资研究人员往往无力平衡与监督。

     其次,有些高年资研究人员长时间远离一线科研工作,少数高年资研究人员甚至完全脱离科研工作,蜕变成了「商人」或「科研包工头」的角色,课题组缺少来自高年资研究人员有效的学术指导与监督,低年资研究人员很难依靠单方面的学术自律来保障科研活动的质量。

     虽然欧美发达国家那些享有盛誉的科研机构或大学实施这种「师徒」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高效的推动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但也无法完全避免学术不端与论文造假的发生。

     我们国家的科研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目前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在这个磨合的阶段发生各种学术不端与论文造假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

     我们相信随着科研模式的进一步成熟与稳定(包括对这个模式进行相应的改良与监督),学术不端与论文造假的发生比例将会逐渐降低,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将在世界科研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一期中,我们还会来谈谈学术期刊及学术评价体系与论文造假的关系,敬请期待。

     前期回顾:

     论文造假,究竟发生在哪些环节?(上)

     本文为作者投稿

     谭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研究员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丁香园接受投稿

     wangyc@dxyer.com

     具体规则,请回复「投稿」

    

     「医学时间」升级,上线多本新书,优化了书籍下载,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抢鲜体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