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表就死亡:Publish or Perish
2015/7/1 丁香园

     论文造假,究竟发生在哪些环节?

     (下)

     在学术论文的诞生过程中除了论文作者——高年资与低年资研究人员,还有另外两方面重要的人物——学术期刊的编辑与同行评审专家。本文将介绍这两方面在减少学术论文造假中的作用与漏洞,并简要评论一下当前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期刊的重要性

     近代科学研究几乎所有重要的发现与突破都是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例如: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历年获得者的主要贡献均可追溯到他们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某一篇或几篇重要的研究论文。

     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离不开这些学术期刊(或数据库):一方面他们通过检索与阅读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来掌握最新的学术进展,另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这些学术期刊上供全世界的同行分享。

     数以万记的学术期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不断更新壮大的数据库,成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新知识的记录载体与集散地。

     把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正规的学术期刊上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学术界有句俗语叫「Publish or Perish」——「不发表就死亡」,大致意思就是:基础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果不发表,就无法被科学界的同仁知晓,封闭的、未被同行认可的研究工作也就丧失了其最重要的功能——作为人类共享的新知识推动人类科学的共同进步;

     另一方面,根据目前学术评价体系的基本规则,没有研究论文通常也无法在各类科研项目申请中胜出,没有足够基金的资助,研究人员也就无法开展科研工作,也就等于从科研舞台上消亡了。

     学术期刊编辑——「法官」

     学术期刊的编辑负责对研究论文进行初筛,然后邀请若干位同行专家对研究论文进行进一步的审阅和评估,最后汇总评审意见并对论文命运做出裁决。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发挥着英美法系里「法官」的作用。

     正规学术期刊对编辑的要求很高,生物医学领域大部分国际知名期刊的编辑和高年资研究人员一样也完成了博士和博士后两个阶段的训练,对某个专业领域的熟悉程度甚至不亚于这个领域的大部分专家。

     高年资的编辑——学术期刊的主编或者副主编通常是该领域的专家兼职或全职担任。追溯学术期刊的历史也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术期刊通常是某个学科行业性学会或知名大学或研究所创办的,其中的主导者往往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

     此外,从学术期刊创办的历史和主编的来源,大家也可以看出这个环节可能存在偏倚:学术期刊创办者(某协会或某研究机构)的成员往往更容易通过评审,也就是所谓的内外有别。

     最为著名并被人诟病的例子就是 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它的投稿渠道里专门开辟了院士推荐渠道,某种程度上影响并削弱了同行评审的制衡作用。

     同行评审专家——「陪审团」

     学术期刊与普通出版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审稿制度,学术期刊除了学术编辑的初筛之外,还普遍采用了同行评审制度(peer-review),学术编辑一般会邀请三个同行评审专家对研究论文的重要性、创新性、严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专家一般来自于这个领域已经有所建树的高年资研究人员,他们通常在正规的大学或研究院所担任独立研究员,有较好的论文发表记录,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评价自己领域其他同行研究论文的工作质量。

     同行评审制度一般是单盲操作,即:评审专家知道投稿人是谁,但投稿人不知道评审专家。同行评审制度的单盲操作可以部分保证评审专家不会过分忌讳投稿人的身份地位或者担心据稿导致报复。

     客观的说,同行评审制度对于保障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人们也没有找到更高效、合适的方法来替代这个制度。

     然而,同行评审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有些审稿人属于大同行,对具体某个研究领域可能并非真正精通而出现疏漏和误判。这个问题在国内期刊比较常见,经常会遇到一些评审专家对研究论文提出一些明显外行但吹毛求疵的评审意见。

     其次,无法避免有些道德水准低的审稿人对来自同行的竞争性研究论文进行恶意拒稿或拖延。例如:我熟悉的一位朋友的论文曾被一位同行评审专家拖延审稿时间,最后编辑只好更换新的审稿人,期间那位同行专家则快马加鞭发了一篇类似的研究论文。

     最后,尽管实行了单盲,学术圈具体某个领域还是很容易出现脸熟关系户与学霸的现象。例如:著名的 STAP 事件,根据知情人透露,小保芳晴子的两篇存在学术造假的 Nature 论文之所以顺利通过审稿人法眼,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因为论文署名的高年资作者里有好几位是胚胎干细胞领域的大牛——众人皆知的学术权威。

     论文与基金——学术评价体系里的「鸡」与「蛋」

     科学研究虽然是一种探索性的工作,但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服从一般性的经济规律,涉及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同样也涉及投资前风险评估与投资后收益的评价。

     科研经费(项目)与研究论文被认为是科学研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评价指标,也是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每年考核最常用的两个指标。

     科研经费与研究论文似乎构成了科研活动中的「鸡」与「蛋」:

     没有科研经费这只「鸡」的投入,几乎一切科研活动都无法开展。不能购买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耗材,不能支付自己与课题组成员的工资与奖金,不能参加学术交流,无法支付发表研究论文的版面费;

     同样的,没有研究论文这些「蛋」,则无法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无法在项目与课题经费申请中获得成功。

     无数高年资或准高年资科研人员处在申请课题与发表论文水的巨大压力之下。此外,发表一定数量和档次的学术论文也成为许多大学与研究所低年资研究人员获得学位与职称晋升的必须条件之一。

     这种以项目和论文(数量或影响因子)为主要参考指标的学术评价体系目前正不断受到学术届内部的批评,并被认为是催生大部分学术论文造假的重要原因。

     然而,整个学术界或管理层面很难找到既简单又公平的方式来对科研人员真实的学术水平与潜力进行评估。

     综合考虑研究论文从酝酿到发表的这条主线:科研活动的主体——高年资与低年资研究人员、学术论文发表的关键环节——学术期刊编辑与同行评审专家、以及整个学术评价体系,我个人认为当前的科研体系经过最近几百年演化已相对成熟并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

     然而各个环节均存在一些弊端或漏洞,只有从各个环节与层面不断修补漏洞、完善现有体系(例如:严格把关高年资研究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高年资研究人员的问责机制、完善研究人员淘汰与退出的机制、增强科研活动的质控体系、改进学术评价体系),方能减少学术论文造假的现象。

     论文造假,究竟发生在哪些环节?(上)

     论文造假,究竟发生在哪些环节?(中)

     谭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研究员

     本文由丁香园旗下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提供

     让科研变得更简单、更快乐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