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听过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医生」
2015/7/4 丁香园

     我是一个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进入医疗行业七年,前四年在县人民医院工作,第五年在市三甲医院进修,后面两年在市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

     行医时间虽然不长,我却感触颇多,每每想静下来好好写写这些感触,却次次泪湿眼眶,或是因为旁人的不解,或是因为职业的艰辛,又或是前途的迷茫。

     医生,从感动自己开始

     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那是 2008 年 7 月 25 日,我怀着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信心满满地踏上县人民医院大外科住院部的台阶,科主任对我们进行集中培训,内容虽然枯燥,从早上 8 点持续到中午 12 点,整个过程却让我深深感动,甚至想哭。

     科主任以他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讲如何做好外科的医疗,如何与病人沟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外科学的过去和将来。

     我总觉得在讲述任何概念时,没有什么比从切身经历出发来得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了。虽然只是个二甲医院的大外科主任,但他所讲的东西却让我受益终生。

     韩寒的首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道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道理最后难免沦为「心灵鸡汤」,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医生来讲,大道理懂得再多,仍不如向前辈好好学习有用。

     怀疑,从挫折萌芽

     由于是大外科,我们基本上什么病人都收,我的第一位患者姓牛,患有肝癌,年仅 41 岁,有两个儿子。他饱受病痛的折磨,在省级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就转到我们县级医院。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绝望。躺在病榻上的他曾经这样对我说:「大夫,让您费心了,我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不想再拖累家人,可又不忍这样抛下两个儿子」。

     从他无奈的目光中,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绝望。那时,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我所能,留住他的生命。

     之后的两天,我坐在办公室制定一个又一个治疗计划,力求找到一个效果最佳而代价最小的治疗方案。终于,经过反复修改后治疗方案完成并开始实施了。

     我忐忑不安的观察着他病情的变化,我多么希望他能够从病床上坐起,重新回归以前的生活,抱抱他那两个可爱的儿子。

     然而,事与愿违,他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一个月以后,由于发生严重的黄疸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他离开了人世。

     一个年仅 41 岁拥有两个小孩的父亲,就这样如流星一般的陨落了。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旁观者,你可能会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而对于我,更多的却是一份深深的自责。

     之后的时间里我曾经无数次地打开他的治疗计划,回顾当时的每一个细节,是不是由于我的疏忽和纰漏才造成这样的结果,才让一个妻子失去丈夫,才让两个年幼的孩子失去父亲?

     可答案总是否定的。

     那为什么我的努力会以失败而告终?难道这就是我将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事业,这就是我要实现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生理想吗?强烈的挫败感像一块巨大的石头重重地压在了我的心上。

     坚定,由收获诞生

     在之后的工作中也碰到了很多类似的病人,在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时,自己的临床技能也在磨练中不断进步。在加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病人说「陈医生,怎么还没回家呀,你太辛苦了,你不穿白大褂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是啊,白大褂真是件神奇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可以让一个职业变得神圣,更重要的是它让人负有一份使命和责任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我一直以此激励着自己,做好这份平凡而又神圣的工作。

     破茧,却来不及喜悦

     在工作的第五年,医院派我去市级医院进修,进修期是一年。由于在进修期间表现优秀,独立管病人没有出过差错,能够完成一般的神经外科手术,市级医院和我签订了合同,但是暂时没有编制。

     在市级医院我接触到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接触到更多的患者和更复杂的病情。神经外科共六个一线医生,一个外出进修,一个由于身体不好不能值夜班。剩下我们四个,四天一个 24 小时班,全年无休,好像生活就只剩下了上班。期间我数次得病,可次次都得带病上班,根本没有休假的时间。

     在这里我收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车祸伤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小男孩,紧急术前准备后行开颅减压加引流术,术后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一晚上都在调整用药,调整呼吸机,请各个科室会诊,期间经历了一次心肺复苏。

     在第二天早上 7 点多的时候病人状态逐渐平稳。本以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谁知在 9 点多的时候患者情况急转直下,呼吸机没用,药物没用,气道基本闭塞,抢救了一个多小时孩子还是走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哭成了泪人。

     本以为来到了更高一级的医院,有了先进的呼吸机,更有效的药物,更好的护理条件,就可以延缓死神的脚步,经历了这件事,我觉得入院时的自信都是虚幻的,留在心里的只剩下对自己满满的自责和失望。

     在我还没有从自责的情绪中缓过来,家属的拳头已经打在我的脸上,左眼缝了 10 针,上嘴唇缝了 4 针。

     现代医学的发展,在一些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疾病的认知和诊疗上,不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都未取得革命性的进展,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换不来患者家属的体谅!

     迷茫,我要和自己谈谈

     我在医院曾见过护理部的主任斥责一个正在哺乳期的护士:「你觉得工作重要还是家重要?孩子饿一上午又饿不死。要以医院为家!不想干你随时可以走人!地球离了谁都一样转,人事科那里简历一堆一堆的」。

     在后来我和这个护士的交谈中她告诉我:「每天都有想逃离的冲动,但没有勇气,也没有方向,也不甘心自己曾经付出那么多就这样逃离」。

     从小县城来到市里,意味着要有更大的生活压力,消费水平高了,可我的收入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尤其在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医院开始逐步削减医生的奖金。妻子在儿科工作,收入更是少的可怜,我一度不得不靠给各大杂志写文章来补贴家用。

     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频繁出现伤医、杀医事件,每天打开新闻看到一个个医疗界同仁倒下,回到医院又要忍受患者的大吼大叫,承受患者的不尊重,更有甚者媒体还要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我们没有医德医风。

     我在市三甲医院工作了两年了,从来没有回过 300 多里外的家,没有回家看望过父亲母亲,每年都是爸妈从老家来看我。我已经是一个 33 岁的老男人了,却从未向父母尽过孝道……

     今年 8 月份我就要去吉林进修,在 6 月中旬我就向科主任请假了,我想我需要先和自己谈谈,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生……

     或许有人说不忘初衷方得始终,我想我从未忘记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职业担当,也从未摒弃敬畏生命、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我始终有一个年轻医生对梦想的追求,却又不得不对现实妥协。这使我一直有离开的念头,却又下不了决心,就这么一路挣扎着走过来。

     逃离是为了更好的归宿,心安则是一种信仰,可我的路在何方?

     丁香园接受投稿,返回微信号主界面,回复口令「投稿」,了解投稿规则,原创稿件 1000 元 / 篇。

     注意是在丁香园微信号主界面输入口令,不是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回复。

     本文为作者投稿

     陈凡,神经外科医师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2015 执考考生请注意了,丁香客 App 为你推出了实时更新的「 2015 执业医师技能考试专题」,本专题将实时更新今年考生的最新讨论,已经考完的站友也可直接在此发布体会,助后面的考生一臂之力!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最新版的「丁香客」,专题已为你经置顶在学术圈头条。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