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那么乱,学点东西保护好自己
2015/7/6 丁香园

     首先这篇文章既不是调侃制度,也不煲鸡汤来麻醉大家,而是精神科经历了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练就的一本防暴秘籍。

     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经常处理的危机事件,对暴力行为的识别和处理技巧,值得大家参考,因为有的亏咱吃不起!

     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如在幻觉妄想支配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醉酒处于脱抑制状态下的酒鬼,易激惹、冲动和多疑的瘾君子,处于谵妄状态下受错觉、大量恐怖幻觉影响下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或者是存在反社会、偏执人格特点的普通患者。

     面对医疗暴力,医生倒出的苦水很多:各种微信吐槽、各种示威游行,大环境似乎依旧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也不能「放弃治疗」。

     既然如此,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何不从改变自己做起呢?一起来看看精神科同仁是在处理暴力行为有哪些经验。

     发生暴力行为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1. 偏执,敏感多疑,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2. 易紧张,情绪不稳,喜欢寻找刺激。

     3. 缺乏自尊与自信,容易产生挫败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事情能力差,喜欢采用暴力行为来应对危机和挫折。

     暴力行为发生时有哪些征兆?

     在暴力行为发生之前,往往有许多预警的细节值得我们警惕。

     先兆表现:

     呼吸增快,坐立不安,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下颚紧绷,紧紧地攥着拳头,用脚或手踢打周围的物品。

     言语方面:

     威胁性、激情性言语,幻觉、妄想支配下的言语(凌乱,很难理解),大声喧哗。

     情感方面:

     愤怒,情绪不稳,充满敌意,异常焦虑,易激惹,异常欣快。

     意识水平:

     思维混乱,精神状态突然改变,缺乏定向力,记忆力损害。

     如何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沟通最重要:

     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即使再苦再累再委屈,也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词,不要将坏情绪带给患者。

     即使患者兴奋躁动,在诊室大吵大闹,也应该用平静而低沉的声音与之沟通,降低其激动的程度,否则大声呵斥会让患者认为是一种挑战,从而导致事件的升级。

     姿势也不可忽视:

     躯体姿势作为一种非言语沟通方式,同样也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如双手交叉于胸前表达出情感上的距离和不愿帮助的一种态度。

     所以在交流时应做出镇静、放松的姿势,避免突然性、紧张性、威胁性的动作,并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不仅让患者感觉有安全感,同样也是保护自己。

     细节观察要仔细:

     要随时注意患者情绪、面部表情、行为、言语的变化,若波动较大,记得首先安抚好患者的情绪,做好解释和沟通的工作。

     同时也要有危机意识,一旦发现有暴力行为发生的苗头,就应该在心里面做好准备。

     如何处理暴力行为?

     当早期干预不能成功阻止患者的攻击行为,就需要紧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处理正发生的暴力行为。

     1. 当患者存在伤人毁物的暴力行为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暴力危机警报系统,在手机里面提前设定好医院同事、医院保卫处、公安部门的求救短信,暴力发生时一键发送),集体行动,进行处理。

     2. 迅速移开患者周围的危险物品,并以一种坚定且冷静的语气给出一定解释。同时,也要注意疏散其他看热闹的患者,避免伤亡蔓延。

     3. 在暴力发生时,以一种真诚与平和的语气与之交流,争取患者的信任。此外,任何焦虑和紧张的情绪都会影响患者,可能会加重其不安全感或攻击性。

     4. 若患者手持危险物品不能用语言劝其放下,则一组人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另一组看情况乘其不备,从侧面或背面将危险物品巧妙夺下。

     5. 当患者的暴力行为对他人或自己构成威胁时,则可对患者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如保护性隔离或约束,或者使用药物进行快速镇静。使用时,请注意避免潜在的法律问题!

     如何减少暴力行为带来的伤害?

     1. 避免与患者面对面,站在患者侧面能够减少被患者攻击的面积,切记切记切记(重要的点要说三遍)不要转身背对着患者。

     2. 至少与患者保持一个身长的安全距离。

     3. 接近患者时,首先得确保自己身上携带的东西不会被患者用来当攻击物品,如钢笔、听诊器、领带、首饰等。

     4. 女性头发记得盘起,否则很容易被患者揪住;平时上班选择轻便的运动鞋,便于跑动;在处理患者时,保证手脚不被其他东西(如白大褂)影响到灵活性。

     5. 利用好周围物品做好自我保护,如钢制病历夹、脱下的白大褂裹在手上防砍刺。

     6. 当暴力行为失控时,脱下白大褂,紧急逃离危险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情况,尽可能地阻止施暴者离开房间,避免伤亡扩大。

     7. 当遭遇施暴者,应果断且勇敢的选择正当防卫措施,捍卫自己的生命。

     未亡羊也得先补牢

     防医暴要演练:

     定期演练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暴力行为的信心与能力,其中的内容包括两人或多人控制与约束技巧等,利用团队相互保护与配合,来约束和控制伤人毁物的患者。

     通过不断练习,逐渐优化处理技巧,医护人员也能更为熟练的应对危机。

     暴力危机警报系统得安装:

     危机警报大有「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之感。

     以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为例,当院内暴力危机警报响起时,每个楼层的 4 个电子显示屏都会显示出危机发生的具体位置,同时警报声传遍整个医院,各个病区的同事以及保卫科的人会立马赶到事发地,按照演练中的处理流程,所有人员有组织的分工,利用演练中的控制与约束技巧,通过相互配合和保护,井然有序地处理暴力行为。

     安全通道不可少:

     以美国为例,医院建有备用的出口,在逃离危险的路径中,禁止摆放任何影响医护人员脱险的物品,以便于他们能够及时、迅速的脱离危险区。

     安全房间须设立:

     仍以美国为例(可知美国在这方面真是煞费苦心),会在医院的治疗区专门腾出医护人员紧急避险间。

     医院也可以单独设立约束或隔离房间,紧急时可以当做庇护所。

     防身物品也得备:

     科室内放置非管制类防身物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不定到时候能救你一命呢?

     下面是一则充满人文关怀的广告:

     不知现在的您,面对恶劣的医患关系,是否身心俱疲、抑郁焦虑?不知道现在的您,面对难晋升的职称,是否辗转难眠、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知现在的您,面对固执已见的患者,是否依然束手无策?……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关注「精神时间」。现在已迈入 21 世纪,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早已形成,您的诊疗思维是否还停留在 20 世纪?不信您「阅读原文」,看看精神科医生是怎样治好了老胃病。

     「精神时间」,您值得拥有!

    

     本文为作者投稿

     林靖宇,丁香园论坛精神心理版主

     题图源自:Shutterstock.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