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于无形:没有医生是「白衣天使」
2015/7/21 丁香园

     图:The Death of Marat

     不知是否是巧合,上至官媒下至坊间,大大小小的新闻,但凡提到医护人员,必是都要用「白衣天使」来作一番修辞,其用法也灵活多变。

     譬如目光雪亮的群众,每每发现有费用是医保不能百分百报的,正常的看病都得先挂号缴费时,冷哼一声:这就是「白衣天使」!满腔的嫉恶如仇与挥斥方遒之感,瞬时溢于言表。

     譬如再一次发生某医护人员拼着作息颠倒不辞劳苦,终于鞠躬尽瘁倒在岗位上时,也唯有一句:这就是「白衣天使」!方能承载起这迟来的致敬。

     但无论何种用法,大抵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医护人员的正确设定,应是无刻不阳光普照,使人感觉如沐春风,浑身洋溢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能量,且该能量充沛到让医护人员已经不需要任何世俗东西的回报。

     然而可能群众们有所不知的是,特赐医护人员「白衣天使」称号,可能未必是个明智的做法。

     在基督教和神学中,一个天使是天上九个阶层中最低等级的一位;《圣经 · 使徒行传》第十七章:

     作为纯精神体,「天使」只为一个目的而被神创造出来,那就是为所有人服务。

     《圣经 · 哥林多前书》第六章:

     由于天使不是按神的形象被造,所以天使不能分享人在基督救赎工作上的荣耀结局。

     到世界的末了,被救赎的人会被上帝提升,高过天使。

     这样深究一番之后,我国广大身着白衣的医护「天使」们,以其一贯受到的待遇、处境和努力、付出,倒也完全担当得起。

     毕竟「天使」的初始设定本就为仆人,而且还是等阶最低的一类,除了承担起天天被使唤的责任,也无需任何荣耀回报,大有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通感。

     从上古神农尝百草,到非常时期的赤脚医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医护不得已而为之的清贫劳苦形象,现今却依然牢不可摧地扎根人心。是以当代群众心中的「白衣天使」,医术水平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参考,费用与收入的高低,才是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了。

     物质不再匮乏的太平年代,对任何职业只提出奉献与高大全的要求,有意无意地回避理解和接受人性的存在,以及合理对等地回报等切实的问题,无疑是极其病态与不健康的。

     鲁迅在《骂杀与捧杀》(出自《花边文学》)一文中,对彼时心怀崇敬来华演讲,却与现场慕名而来的文青们不欢而散的泰戈尔,不无同情地评论道:

     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

     「白衣天使」这一称号,最终的作用其实就是强化和深入地把医护人员,统统推向去除人性的神坛。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一回事,旁人的冠名捧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谓杀人于无形,大抵如此。

     相较于「白衣天使」,更愿意看到有一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被崇敬地冠以「白衣战士」,从此作为一个完整的血肉之躯的人的形象。

     因为没有「天使」,可以永远都冲锋在疾病战场的前线,默默坚守和筑起健康壁垒的同时,背后更要支撑起平凡的小家;

     因为没有「天使」,可以面对每日数不清的人性丑恶与负能量,依然冷静而专业对疾病这一敌人,制定翔实的作战计划。

     他们不但要在对抗疾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挥洒一辈子的热血与青春,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所有平凡人都有的担忧烦恼。

     无论你是一名媒体人,一位患者,亦或只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希望从此不要再用「白衣天使」这一称号,来将他们「制成活神仙」。使人们本可以「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更不再添莫须有的「大触霉头的晦气」。

     没有一名医生是「白衣天使」,因为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白衣战士」。

     丁香园更懂中国医生,你可以将临床诊疗中有意思、值得思考的事情,投递给我们,邮箱 wangyc@dxy.com,原创独家授权稿件,1000 元 / 篇,回复「投稿」查看具体规则。

     本文为作者投稿

     题图由作者提供

    

     今天临床一线还有哪些有意思的病例?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最新版的「丁香客」,进入病例模块看看,并参与讨论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