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mmHg vs. 140 mmHg:血压目标值面临挑战
2015/9/15 丁香园

     更加严格的血压控制可以显著降低 50 岁以上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生率及死亡率。

     这一研究结果来自一项由美国心肺血液协会(NHLBI)主导,美国联邦卫生协会(NIH)基金参与的大型临床研究:收缩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

     SPRINT 研究提前结束

     9 月 11 日,NIH 正式宣布,由于试验组患者获益显著,提前终止这个本计划在 2018 年正式结束的研究。

     争议话题

     SPRINT 研究直击长期以来最有争议的话题「血压控制究竟应该在什么水平」展开研究,备受瞩目。

     目前国际通用的指南推荐:对于健康人群收缩压应小于 140 mmHg,对于肾脏病及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小于 130 mmHg。

     SPRINT 研究速览

     这项研究始于 2009 年,是目前同类研究中最为大型的研究,它从全美和波多黎各地区超过 100 个医学中心中选取超过 9300 位年龄 50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其中,涵盖相对健康人群及合并危险事件(不包括终末事件)的患者,包括 28% 75 岁以上老年患者,28% 合并慢性肾脏病(CKD),20% 合并心血管疾病(卒中除外)人群。

     研究将被试者分为两组,试验组(严格降压组)收缩压控制的目标值为 120 mmHg,对照组为 140 mmHg。研究结果提示,在相对健康的高血压患者中,严格降压带来更大的益处,不但主要终点事件(如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等)降低,总死亡事件也降低。

     研究意义

     NHLBI 临床应用与预防中心主任 Fine 博士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对于年龄超过 50 岁的人群及高危人群,严格降压可使患者健康显著获益。」

     研究的组织者 Gibbons 博士认为:此结果将影响目前的临床治疗,且或将改变临床指南的制定。美国心脏协会主席 Mark Creager 称,这项研究结果非常有意义,它或将成为挽救更多生命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指出的是:本项研究并不包括糖尿病患者、卒中患者及多囊肾患者,具体的研究数据将随后公布。

     是否适用于中国?

     高血压是目前导致心脏病、卒中、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15 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 24%,每5个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压病。那么,可否将严格降压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推广至我国人群呢?

     对此,微博认证为「神经内科医生,伊利诺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的王明涛医生发微博称「临床诊断标准,都是人为的,从读医以来收缩压已经有过一次重大修正,看来第二次快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撰文表示「研究结果的解读仅限于入选的患者群体,不宜过度解读和推论到其他类别的患者群体中。」

     同时,他指出了此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心力衰竭纳入主要终点事件,这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意义在于目前高血压的并发症谱已出现改变,即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比例降低,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心力衰竭事件在增加;反面影响在于,心力衰竭终点判断容易出现问题,多数研究只将其做为软终点,因此最终结果还需要更具说服力的核心主要终点,即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

     张宇清教授认为「SPRINT 研究对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影响在于:降压达标的理念不可动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要降低到 130 mmHg 或 120 mmHg 以下,对于相对比较健康、严重合并症少和耐受性较好的高血压患者应秉持强化降压的理念。」

     丁香园就目前 SPRINT 研究请教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孙宁玲教授时,孙教授也表示,目前对于血压目标值的制定还存在争议,SPRINT 研究尚未全文发表,对于其结果的解读应当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编辑 任杨源 张开平

     今日互动

     你对该研究结果怎么看,欢迎在右下角评论区留言,关注心血管时间,最新资讯,精彩连连。投稿邮箱renyy@dxy.cn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