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赶不走号贩子
2015/10/5 丁香园

     上次的文章(点击阅读)说挂号费涨价是赶跑号贩子最高效的办法,有朋友不同意,评论留言说:「为什么不用实名制挂号来解决?」

     用现实来回答这个问题:协和医院 2010 年开始就已经实名制挂号,但号贩子依然在,你说实名制有用吗?

     北协和、南湘雅,湘雅医院 2012 年开始实名制挂号,请看 2015 年 6 月湖南经视的报道《湘雅医院黄牛猖狂 网上预约挂号遭秒杀》,看看号贩子如何突破实名制:http://view.inews.qq.com/a/HNN2015061402093902

     很多提出实名制,或者认为完善后的实名制可以解决问题的朋友都忘了,以前没有实名制,最终去就诊的也是患者,而不是号贩子。

     实名制指的是就诊者和号子上的患者身份信息一致,如果要通过实名制达到斩断号贩子利益的目的,那么必须:

     1. 挂号必须是患者本人。这显然行不通,否则重症肌无力患者号还没挂到人先挂了。

     2. 患者本人授权直系亲属代挂号。这增加了挂号成本(代理委托、身份验证等),而且把孤寡之人置于何地?

     你说,那也可以委托非直系亲属第三方挂号嘛。那么请问,实名制下的号贩子不就是「非直系亲属的第三方」吗?你委托第三方,人家收「服务费」,你也愿意支付,要是这个交易再申请一个牌照然后上个税,那不就是正当买卖吗?正当而且高利润的买卖应该有人来参与竞争(医院),并且获利最大的应该是买卖中最核心的环节(医生),只是医院的价格被人为限定,无法参与竞争,这就是所谓的「政策帮助号贩子抢医生的钱」。

     而且,现在的实名制从原来一手交钱一手给号的简单交易,变成了患者需要先交订金,还必须承担最终挂不到号也收不回订金风险的复杂交易模式。交易的复杂度一旦提高,交易成本增加,全部会反馈到成交的号子价格上。简单地说,实名制会让私下成交的价格更高。

     是协和医院医生供给不足,患者竞争医生资源相互竞价导致实际成交的挂号费用远高于窗口标价,号贩子是在帮助弥补市场机制缺失带来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相比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号贩子是低效的配置方式,但对于人为地把号子控制在低价以满足老百姓的民意,号贩子就变成聊胜于无的补充。

     有人动不动就喊「号贩子抓到就拉去坐牢」的审判,不但坐牢,还要杀他全家。

    

     如果倒卖号子算犯罪,只有一种已经被废除的法律可以套用得上 —— 投机倒把罪,曾经的投机倒把罪所列其中一条就是「从零售商店或者其他渠道套购紧俏商品,就地加价倒卖的」。

     所幸,从 1997 刑法将投机倒把罪除名开始,截止 2011 年,绝大部分法律已经删除或修改了与投机倒把相关的条例。不幸的是,这个「经济恐怖主义」的罪名曾让数以十万计的「倒爷」深陷牢狱之灾。

     到今天,只有那些还需要行政审批的领域还存在着权力寻租,再也找不见头脑聪明的倒爷。倒爷从来没有被投机倒把罪打怕,他们飘然远去是因为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开始随行就市。

     不少高瞻远瞩的朋友指出,关键是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嘛,不解决这个问题,其他方法就算更合理的配置资源也是杯水车薪啊。这个观点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对的一半是不解决供需平衡,价格就会一直上涨,错的一半是不允许涨价那么供给就不可能增加。20 年前,美国最聪明的人都去医学院,家里贷款也要学医,因为医生差不多是收入最高的职业。而这几年,最聪明的人不是去了华尔街就是去了 IT 公司,因为这些行业里财富的增长远快于医生。

     价格的信息稍微一传递,整个社会就会自动跟随进行资源的配置,甚至原来的需求方变成供给方。你到医院看病,给你诊治的是你的中学同学,你看他和你轻松聊上 20 分钟就可以收入几百乃至上千元,瞥见他桌上放着 10 个号子,你在心里快速计算,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这一天得赚多少钱啊。你多半开始悔不当初:当时他成绩还不如我,我考什么公务员啊,还不如考医学院。而现在呢,很多医生都说「子女学医打断腿」,这样的现实能够增加医疗资源的供给吗?

     号贩子看起来是道德和法律问题,而解开它其实是经济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回复「免费」,告诉你我的观点。

     邮箱 wangyc@dxy.com

     回复「投稿」查看具体规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