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真的:2015 年中国工程院增补 7 名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2015/12/7 丁香园

     一个月前,网上就开始大范围传播今年院士增补的名单,还伴随着新闻的不断反转,让人真假难辨。

     今天中国工程院官方公布了医药卫生学部增补的七名院士名单,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主要贡献吧。

     10 月 29 日,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领导下,医药卫生学部严格按照《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增补 7 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经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含所属国有大型企业)、直属事业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科协等渠道遴选和院士提名,共产生了 521 名有效候选人,其中医药卫生学部 67 名。

     6 月中旬,经过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从 521 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 203 位进入第二轮评审,医药卫生学部 27 名。之后,各学部对收到的有关第二轮候选人的投诉和反映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核实,对第一轮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

     10 月下旬,各学部通过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产生了新增补院士,其中医药卫生学部 7 名,分别是: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孙颖浩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高长青 解放军总医院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李松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顾晓松 南通大学

     黄璐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张志愿院士

    

     1975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口腔系,1986 年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蔚六教授。1995 年赴美国学习口腔颌、头颈肿瘤外科。1989 年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4 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1996 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96、1998、2001 年先后被任命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和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的学科带头人、科主任。

     专业特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擅长口腔颌面外科及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晚期恶性肿瘤侵犯颅底的颅颌面联合切除术、以及颌面部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独树一帜。

     孙颖浩院士

    

     1978 年考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1983 年毕业后进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1995 年 11 月至 1996 年 11 月赴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医学院访问学习,师从著名前列腺癌专家 Patrick C.Walsh 教授。1996 年回国后任科室副主任。1998 年升任科主任并晋升为教授。2000 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3 年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2006 年 12 月任长海医院副院长,分管医疗业务。2009 年 12 月任长海医院院长,兼泌尿外科主任。现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三级。2011 年 7 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专业特长:泌尿外科。前列腺癌和微创泌尿外科以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

     高长青院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 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1991~1995 年留学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立心脏病研究所,并获外国行医执照。先后受训于美国 Cleveland Clinic 心脏中心、Washington Heart Center、UCLA 心脏中心及澳大利亚的 Alfred 皇家医院。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总医院医务部主任。2014 年 1 月 29 日,高长青教授当选为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

     专业特长:胸心外科。对大血管疾病、老年瓣膜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主刀成功完成 200 多例高龄高级干部心脏手术(最高年龄 86 岁),无一例明显并发症,为我国高级干部的保健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宁光院士

    

     1963 年 6 月出生。1987 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1994 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于 1999 年在美国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校内分泌代谢病 E- 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内分泌代谢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副所长。

     专业特长:内分泌与代谢病。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基础研究;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

     李松院士

    

     1966 年 7 月出生,辽宁省桓仁县人。 1985 年 9 月至 1992 年 7 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师从中国著名理论化学家药学家唐敖庆院士,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1995 年赴美国德克萨斯 A&M 大学和托马斯杰佛逊大学继续其学业,1998 年学成归国。现为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药物化学。2003 年非典疫情暴发时,李松团队仅用一周时间便从刚公开的 SARS 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发现了 SARS 防治药物的新靶标,并找到了可用于临床治疗的防治药物。随后的禽流感、甲型 H1N1 流感,李松团队都率先研究出了抗药并投入临床医用。2005 年初,成功研制出抗人禽流感特效药「军科奥韦」,并建成专用生产线 。

     顾晓松院士

    

     1953 年 12 月生,江苏南通人,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共党员。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九届、十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专业特长:医学组织工程学。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其中脊神经感觉神经元 29KD 蛋白的应用基础研究、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发育再生方面研究、神经化学诱向生长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黄璐琦院士

    

     1968 年生于江西。1995 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 年起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

     专业特长:中药资源与鉴定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性研究中,立上中医药的课题,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脏腑关系、方证相关等中医药领域的重大问题。尤其,在应用复杂系统的「熵」理论研究「方证相关」,对推动复杂性科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你离院士的距离,就差点击「阅读原文」这一步了。

     投稿 wangyc@dxy.com,回复「投稿」查看具体规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