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专业停招 17 年后恢复本科招生
2016/2/19 丁香园

     1998 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自 1999 年起停招儿科本科专业。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

     时隔 17 年后,2016 年 2 月 18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科技教育司 2016 年工作要点》,将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十六)加强医教协同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完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研究提出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需求规划及年度计划,协调教育部合理调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督促共建院校率先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支持其他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儿科学人才培养,扩大本科招生规模。

     此条消息一出,各界对此高度关注。而早在春节前的央视新闻联播里,《新春走基层:小儿科无小事》这一节目就连续多天报道了关于我国儿科挂号难,住院难,儿科医生工作强度大的现状。

     在当前,国家卫计委早就已经意识到儿科体系的压力已经到了顶点,这些压力的源头,我们在多年前就可以察觉。

     1. 国内儿科的医疗环境普遍较差,我们无法像国外那样动用那么多资源围绕着小孩转,与此相对的是一个家庭,两三代人只有一个宝贝的珍惜程度和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极度需求。稀缺的儿科医护资源导致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患者家属太多的情绪问题,一旦出现丁点问题,焦虑的家长团队就会毫无理性地集体爆发。

     2. 与超高的工作量、极差的工作环境,更甚于普通病房的医患矛盾相伴随的,是可怜的低收入。医疗服务价格低,儿科开药也少······能在这样岗位上坚持的儿科医护人员,要向你们致敬!

     3. 我所在的城市某三甲医院儿科,年年招人年年招不齐,身边有不少符合要求的医生朋友宁可去待遇稍差的地方也不去儿科。随着儿科医护资源的逐渐减少,黄牛党已不是儿童患者的家长难挂号的主要原因。国内已经有不少规模稍小的医院儿科出现了关门、停诊的现象。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恶性循环。

     关于这种现状卫计委是如何解决的呢?

     降低儿科执业医师的要求;

     拉内科的医生规培后补上。

     不管是降低儿科执业医师的分数线,还是拉内科医生充数,都严重影响了儿科医疗资源质量。再者,难道内科医生就有多余的?

     儿科医学与成人的临床医学有明显的区别,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治疗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要耗费医生更多的精力,需要更多的经验。儿科医生的数量与质量一直是我国医疗水平短板中的短板。

     关于这两个办法的批评意见铺天盖地,总的来说,都不认为是好主意。而这个关于恢复儿科学本科招生的计划呢?

     是个好办法,但还仅仅是第一步。

     现在的问题是,儿科学本科招生恢复了,但学生们愿不愿意报考仍是个问题。

     如果想让高考毕业的学生们报考这个专业,有以下几点建议:

     1. 提升儿科医疗资源。我们没办法能一步到位赶超国外的顶级儿科科室水平,但至少能稍微人性化一些,能让家长适当参与进治疗过程,让孩子、家长、医护人员都能舒适地互动,当然这点建立在有足够的儿科医生数量的基础上。

     2. 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工作累点没关系,环境差点也没关系,只要待遇相应提高一些,至少能对得起医生这份辛苦工作。政策只能是辅助,能挣多少钱才是医生用脚投票的关键。

     3. 正确解决医患纠纷。这个倒不单是儿科的问题了,是整个医疗环境的普遍问题,合理解决医患纠纷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相信任何一个人听了「我的孩子没了,让你的孩子陪葬」这句话,都会不寒而栗。

     总之,提高儿科医生资源的质量与数量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毕竟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科的病源也将越来越多,儿科的前景也会越来越好,但是社会观念的改变、政府政策的倾斜、医院医疗环境的改善等等问题仍然需要各个方面继续努力。

     投稿 wangyc@dxy.com

     回复「投稿」查看具体规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