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医疗行业需要你的「好声音」
2016/2/29 丁香园

     前几天才写了篇文章,和哪些专业的医生一起出行比较安全,总结是心脏科、麻醉科和急症科,其实只是想慰藉一下这几个比较辛苦专业的医生,没想到转眼就应验了。

     昨天从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坐火车回武汉,行至河北境内时车厢里响起了乘务员的求助信息:「4 号车厢一位乘客突然发病,请问乘客中有没有哪位是医生,前来协助处理」。

     听到信息后赶紧小跑到 4 号车厢,看到一位乘客脸色苍白、嘴唇发乌、意识淡漠,感觉像是低血压休克的表现。车厢内闷热嘈杂,不少乘客围观,我让乘务员拿担架来把患者转移到商务舱处理,被告知没有。只好把座椅放平,一摸脉搏,摸不到,而且皮肤湿冷。我还以为自己太紧张了,刚好又过来一位医生,让她摸也摸不出来。

    

     向该乘客的朋友追问病史,得知他两年前患过急性胰腺炎,不久前腿部还做过内固定手术,不能行走,刚才发病时自诉左侧胸部疼痛。该乘客体型偏胖,冠心病发作可能性比较大,心肌缺血导致低心排。长期卧床,有可能导致血栓形成,不能完全排除肺栓塞。

     脑袋迅速思考,这个时候应该准备硝酸甘油、吸氧、测血压,可能要肾上腺素,看样子有心跳骤停的风险,还要除颤仪和球囊面罩!当我让乘务员把急救设备都拿来的时候,我发现我想多了:只有一个血压计,不能工作;听诊器,还没拆包装,全是零件;还有几个创可贴,还有呢?没啦!

     没法吸氧,也没法开窗通风,只能叮嘱该乘客放松,深呼吸,让乘务员广播要硝酸甘油。还好,几分钟后就有乘客送来了一瓶硝酸甘油,让患者舌下含服,列车马上要到站,只能赶紧转当地医院急救。好不容易熬到站,该乘客却拒绝下车,说到武汉还有事情要处理,服了药有所好转,怎么劝都不听,只好回到自己座位上。

     列车启动没几分钟,乘务员又跑过来了,该乘客再次发病,只好又跑过去。让他再次含服硝酸甘油及口服其他乘客送来的阿司匹林 100 mg,我随时做好了心肺复苏的准备,还好患者病情稍平稳。我和乘务员劝他下一站无论如何要下车,冠心病发作有猝死风险,千万不能当儿戏。要珍惜生命,就算自己不怕死,也要想想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最终该乘客同意下车治疗,又熬了一个小时,终于在铁路部门的联系下转送到救护车上了。

     这次意外的急救,从专业的角度讲并无多大新意,我把这段经历发到朋友圈后,还是有几个问题引起了讨论。

     一个就是主动施救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说实话,去帮忙的时候自己还是有点顾虑的,网上看到过一些助人反而自找麻烦的案例。急救的时候,根本没有检查设备,环境嘈杂,时间仓促,很难准确的判断病情及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当时还有很多乘客拿着手机拍照录像,这要是处理不当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万一碰到不讲道理的家属,会不会让自己惹上麻烦?下火车后,我还联系了该乘客的家人,直到得知经过医院处理,患者已转危为安我才松了一口气。

    

     这里呼吁我国尽快出台一部国外称为「好撒玛利亚人法」的好心人免责条款,即只要助人者出发点是好的,则不管帮助的结果如何,该助人者可以免除一切相关法律责任,如此才能让助人者无后顾之忧。

     另一点就是列车上的急救器械配置及人员急救培训暴露出来的问题亟待解决。前段时间还看过胡大一教授在列车上救人的故事,没想到在此事件后铁路系统在这一方面并没有大力改善。如果每次碰到这种情况就靠列车广播,那完全是碰运气。所以最好是列车配备基本的急救药品及设备,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培训。陈静瑜院长关注此事件后也表示,他将作为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该议题的提案。

    

     期待相关法案尽快建立,如此则大家的出行才能更安全。

     每年的两会又到了,你觉得医疗行业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尽快立法,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论坛讨论。

     两会,医疗行业从业者,请踊跃发出你的「好声音」。

     程才,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投稿 wangyc@dxy.com

     回复「投稿」查看具体规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