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医学名词,你会不会也用错了?
2016/4/8 丁香园

    

     你用词规范吗?

     今天,一位同事问我:心脏指数现在是不是叫「心排血指数」?在哪里查找科技名词?

     「心脏指数」这个名词,我并不陌生。在很多医学专著里,我也都读到过。而「心排血指数」看上去则陌生得多。不过,到底哪一个更规范呢?

     答案是:

     前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网站,亲自查验一下即可。

    

     这个网站网址为 http://shuyu.cnki.net,可免费查阅 30 万条科技术语,内容实时更新。分为基础学科、工程技术、医学、农林、社会科学五大学科分类导航。

     以「心排血指数」为例,查询结果如下:

    

     按照上图所示,cardiac index 饶若只翻译表面字意,的确是「心脏指数」。可是,如果要追求更严谨的意义表达,将其翻译为「心排血指数」的确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心输出量」和「心排血量」需要好好斟酌一下。比如说,当用在临床医学领域时,需要使用「心排血量」;而在生理学领域,则使用「心输出量」。

     症、证、征,用对了吗?

     事实上,对医生、医学生而言,若是需要撰写论文,将经常遇到名词使用是否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且常被用错的词:症、征、证。

     例如,「综合征」不能写成「综合症」。因为,综合征含义是比较复杂的「综合特征」,而不是简单的「综合症状」。

     「症」在医学中多指「症状」,「征」包含的内容更广。所以说,症状与体征不是一个概念,「症状」是指主观感觉的不适,「体征」是临床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表现。

     严格地说,医学领域中也没有「综合症」这个术语。

     「适应证」与「禁忌证」是规范的用语,他们是一对反义词,其含义是适应指征与禁忌指征,亦可俗称为「证据」,它是指诊断、治疗方法或药物在某些条件下适用,但在另一些条件下禁用。

     某种角度看,「症状」只是适应或禁忌状况的一部分,把「适应证」写成「适应症」、「禁忌证」写成「禁忌症」,则是完全不对的。

     常见错误还有很多

     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篇稿件,在修改的过程中,两位编辑不约而同地对「桥接」一词表示了质疑。

     在那段话里,我谈论的是抗凝桥接治疗(Bridging Anticoagulation)。遗憾的是,两位编辑认为这个词语显得并不规范,要么修改,要么加上引号并在括号内写清英文原文。

     作为麻醉医生,每天都可能查看血气分析的结果,其中的 Hct 一项,很多人喜欢叫做「红细胞压积」。可是,其规范的叫法应该是「血细胞比容」。

     再比如说,几年前我会经常看见「冠脉搭桥术」这样的手术名称描述。遗憾地是,这并不准确。现在,在预约手术时,医生们使用了更规范的名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再比如,「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正确标准的译法是「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这种误译的缘由是,将法国人的名字当做英文名字来翻译,就会导致「格林-巴利」的出现。

     此外:

     「核磁共振」是错的,「磁共振」是对的;

     「机理」不规范,「机制」是规范的;

     「中风」不规范,「脑卒中」才规范;

     「剖腹产术」不规范,「剖宫产术」才规范;

     「血液动力学」不规范,「血流动力学」才规范;

     「三尖瓣返流」不规范,「三尖瓣反流」才规范;

     「呈比例」不规范,「成比例」才规范;

     「心跳骤停」不规范,「心搏骤停」才规范;

     「胆瘘」不规范,「胆漏」才规范;

     「肛漏」不准确,「肛瘘」才准确;

     「II 型糖尿病」不规范,「2 型糖尿病」才规范;

     ......

     如果想确证自己的用法是否正确,建议不妨多多使用这个网站。或者,关注我们丁香园咯~

     本文由薄三郎授权修改转载

     微信号:bart-bo

     责任编辑:猫羯座

     排版设计:刘冬宸

     投稿邮箱:tougao@dxy.cn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医生不仅学无止境,还要关注各种书写规范

     你写的病历,有没有因为不规范而被改过?

    

    

     点击「阅读原文」,和同行分享你的经验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