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000 名免费医学生、医学院校年年扩招……能解决目前的医疗问题吗?
2016/6/3 丁香园

     5 000 名免费医学生的背后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这时,有一条新闻恰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微博截图

     这条新闻初看让人十分欣慰:一方面,医学生的待遇提高了,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医学;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国家向基层医疗输送人才的决心。

     但是,当搜索一下「定向培养」,现实让人倒吸了一口冷气。例如在去年的陕西省招生中,定向培养医学生是这样招收的:

    

     图片来源:新华网转载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

     这种定向培养,极大降低了医学院校的门槛,确实可能吸引一部分出身贫寒的学子。可是,因为基层医疗缺乏吸引力而降低标准,这样能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吗?

     这条新闻,也不禁让人想起最近十年来医学院校大规模扩招,同样是增加招生数量、降低招生门槛——而这些,都是因为医疗卫生行业实在太缺人了。

     都是「缺人」惹的祸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41306/answer/102357172

     从 1996 年开始,中国卫生技术人员的增长速度始终大幅度落后于卫生费用增长。医疗机构的诊疗量,在过去的 10 年间增长了一倍,而人员的增长却远远落后于医疗服务的需求。

     据卫生统计年鉴数据,2005~2012 年,我国千人卫生人员从 3.5 人增长到了 4.94 人,仅增长 29%。2006 年至 2014 年,我国公立医院的床均医生数下降了 11%,民营医院的这一指标更下降了 22%。医务人员的增长并没有跟上近年来令人印象深刻的医院规模大跃进。

     这些数据不禁再次让人回到了以往的思路:只要加大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量,就可以解决我国医疗事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当真如此吗?

     要「扩招」,不要「灌水」

     过去的十几年间,恰恰也是我国实施高校扩招的十几年。

     2000~2012 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增长 71%,其中医科专业增长 75%;2005~201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 52%,医科生增长 57%。医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毕业生人数均高于平均值。然而,扩招并没有转化为医疗事业的助力。

     我国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建立以来,通过率一路走低。2006 年,执业医考试报名人数 48 万,合格率 28.6%;2015 年执业医考试报名人数 70.2 万,合格率为 19.52%。十年间执考报名人数上升了 32%,合格率却下降了 47%,合格通过的人数不升反降

     执考通过率的萎靡,侧面反应出医科扩招导致医学教育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浪费了广大学子的宝贵人生和天量的经济投入。

     2015 年,上海卫计委科研教育处处长张堪在一次继续教育课程中发言,辛辣批评了一些医科院校的教学水平:「某个以学生吃苦耐劳闻名的省份,叫得出名子和叫不出名子的二本院校出来的学生,考不上研就来上海考规培,一个个分数都挺高,能考进华山医院。来到华山,查体不会,问诊不会……给病人说明病情病人听不懂,不到三个月就被清退了,把医院的教学计划全打乱了。」

    

     被忽视的临床技能培养

     顶级医学院校在维持着高水平的生源的同时,扩张的速度十分谨慎,例如,北大医学部的招生人数甚至比合并前的北京医科大学时代下降了一半。

     但相反地,有些二本院校则极尽所能地扩招,为了应对学生临床实习的需求,甚至把一些县区属人民医院划为了附属医院。

     即使是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由于教学传统不同,带教水平也存在显著差距,更何况大胆扩招的医科院校和匆匆上阵的教学医院。

     不能保证高水平的医学教育,不能保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这样的招生有何意义?

     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还有改变的机会:去水平较高的院校读研,或是考取高水平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因此,考试训练成了这些医学生学习的日常,而临床技能训练,被放在了更加靠后的位置。

     然而,那些定向培养的「免费医学生」们,则连选择深造的机会都没有。

    

     解决问题,要先有光明的前途

     降低分数定向培养、医学院校盲目地规模扩张,不能解决医疗行业人手不足的根本。生源质量和培养效果一降再降,只会加剧当前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

     跟不上步调的生源、临床技能不牢固的毕业生,构成了执考「履败履战」的主要人群,他们多数在基层医疗机构无证上岗,制约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

     全面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解决目前医学教育中临床技能不足问题的合理方法。但若处理不好由此激增的医学教育成本,只会吓跑有志行医的青年,加剧医疗行业的人手不足。

     医疗纠纷动辄演变为伤医、杀医事件,医闹事件由于处理不当最终导致医务人员罢诊、拒诊进行对抗,这样的执业环境和由此形成的社会形象,更加让人才敬而远之。

    

     一位 80 年代末高考的医生这样诉说他的职业选择:「高考,县一中的状元,寄托着全校师生的理想去冲击北大清华。他是榜眼,老师说他这么聪明就该学医。」如今,人才更愿意投入金融和 IT,留给医科的一流人才并不多,甚至还在减少

     当一个行业只有人数在增长,对人才的吸引力却不断下降,这个行业还能给予社会期望的服务水准吗?当全社会因为这个行业的水准下降而心生不满的时候,愿意投身其中的人才只会更加望而却步,这个行业的一再沉沦将难以避免。

     责任编辑:刘冬宸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返回丁香园首页,在对话框中输入「投稿」,查看投稿细则。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