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梅毒阳性,如何向患者解释?要不要上报疾控?
2016/7/20 丁香园

     今年早些时候,有这样一条新闻: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梅毒筛查是献血、手术前必做的检查之一,每个临床的大夫都不会陌生。

     但是,由于「性」在我国的不光彩地位,梅毒又恰好是最臭名昭著的性病之一,一旦被查出「患梅毒」,将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家庭、丢掉工作,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同时,梅毒也是我国法定监测的传染病,一旦发现梅毒患者,应该及时上报疾控部门。但什么情况才需要上报?

     筛查假阳性,到底有多常见?

     有研究表明,单用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检测——比如常用的 TRUST 法(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甲苯胺红试验」),敏感性可达 85%,特异性是 85%~99%。

     参照我国 2014 年梅毒的发病率 30.92 / 10 万,即使按照 99% 的特异性来计算,也会出现 10 万人中,大约有 26 位患者检出阳性,而大约有 1 000 个健康人呈现假阳性。

     ——在所有查出阳性的人里面,只有 2.5% 是真正的患者。

     所以,直接用一项筛检阳性就说人患了梅毒,是完全不科学的。

     如果在筛查中直接使用 TPPA 等证实性的诊断标准,尽管结果更加准确,但会极大提高筛查的成本,同时 TPPA 方法比较繁琐的操作,也不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

     因此,在临床上,一般的术前筛检,是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检测(这种方法的阳性预测值可以达到 85% 以上),如果结果为阳性,会进一步进行 RPR 和 TPPA 试验来验证。

     必须通过规范取样、检验操作,多种筛检指标共同确认,并结合病史和表现,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假阳性更容易出现在老年人

     50 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即使是进行证实性的梅毒血清试验,年龄越高假阳性率越高。在有些研究中,假阳性率可以高达 3.54%。

     3.54% 的假阳性率带来的后果是十分夸张的。回想一下上一段中的计算方法:10 万老年人中,能查出大约 3 500 例假阳性,真正患病的人不足 1%。

     这个比例,是不是远远超出了直觉上的预期?

     老年人容易发生假阳性,这可能是由于很多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常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以及癌症等,这些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体或抗 TP 抗体的交叉抗原。

     寄居在皮肤、口腔、肠道的共生螺旋体,可能诱导产生抗特异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

     老年人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更容易产生一些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以及类风湿因子、异常蛋白质等交叉反应物质,干扰检测结果。

     正确认识假阳性,是医务人员的必修课

     很多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的时候,对假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仅仅依靠「直觉」来解释化验中的阳性结果,也会让患者一头雾水。

     而后续的检查,也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满。(「你们第一次给我查错了,还要我再多交钱」)

     更大的影响是,如果医务人员对假阳性的认识不够确切,没有正确的诊断流程,仅以一项筛查作为依据即进行传染病上报,会导致大量没有患病的病例上报,给传染病统计带来极大误差。

     因此,正确认识梅毒筛查的阳性结果,规范确诊流程,科学合理地向患者解释,严格掌握传染病上报的标准,是每个医务人员的必修课。

     你在临床上,遇到筛查阳性的患者,会如何做出解释呢?

     在文章后留言吧!

     责任编辑:刘冬宸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