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最喜欢的患者是这样的……
2016/7/28 丁香园

    

     医生和患者原本是盟友,面对同一个敌人——疾病。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条「同盟小船」开始摇晃,甚至没到对岸就翻了。有时是没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有时是因为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检查费太贵。

     医生最想对所有人说:如能做到这么几点,你就能在看病的过程中有最大的收获,也是为现在的医疗环境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每位医生都有机会、也有责任去传播正确的就医观念——比如把这篇文章告诉你的家人、同学、朋友们。

     如何选医院、挂号

     生病了,马上想到:「去大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用上最好的药」。 于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

     寻求治疗,坚持的原则应该是:

     1. 小病小医院,大病大医院

     2. 首诊综合性医院,确诊专科医院

     在大型医院,一些专家的号确实是「一票难求」。但周五至周日这三天对于一些患者就有机会挂他们想要挂的专家号。普通号的资源相对来说要充裕得多——而大多数常见疾病,普通大夫足以胜任。

     善用预约挂号,如医院官网和医院授权的网络平台、114 电话等,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提高医学常识,科学参与治疗

     提高自身的医学常识,这样与医生沟通更有效些,简明扼要地告诉医生自己的症状,防止在不必要的沟通中浪费时间。

     毕竟现在的医院,留给每位病号的就诊时间大概只有几分钟,医生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讲解一些医学常识性问题。

     但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获取信息变得十分容易,比如在微信上关注丁香医生(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就能获得很多靠谱的医学科普知识。

     当然,网上的知识,是为了让每个人更了解健康,而不是让每个人取代医生的工作。临床上不乏有患者对某个疾病一知半解,喜欢指导医生该怎么做,该开什么药。

     殊不知「隔行如隔山」,医生们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

     我看 X 度上这样说……

    

     理解、信任医务人员

     医学是有局限性的,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医学发展在今天仍有很多未知的问题没有解决。

     医生最喜欢的患者,是能理解、信任医务人员的患者。

     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医生得写病历,得看门诊看病房,要是外科医生,待在手术室七八个小时也是很常见的。医生还要参加专业学习、准备课件、讨论、讲课,下班还要读文献。

     理解医学治疗中的操作存在风险性,但医务人员已尽量把这风险性降低到更小化。

     医生和护士们会切身感受到来自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并在治疗过程中做得更好。对患者自己而言,也会因此受益。

     面对健康问题,有所作为

     身体不舒服了,更多时候是一个提醒,是不是近段时间自己的作息饮食存在健康隐患?及时反思调整,及时咨询医生或就医,是每个人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治早病、治未病,医生治得轻松,患者也能得到最好的疗效。拖到了病入膏肓,即使是神医也无能为力。

     看完病,医生给出了医嘱,但医生不可能时时刻刻待在自己身边,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要靠自己了,在疾病面前,自己是要有所做为的,而不是让医生事事包办。

     总而言之,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患者,包括医生本人。

     但作为患者,有颗明辨是非的心,尊重、理解、信任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既是对自己身体负责,也能让每个人都在就医中变得舒心一点儿。

     毕竟,如果医疗环境继续「添堵」,受害的将是每一个人。

     哪种患者是你最不喜欢的?

     会如何应对呢?

     在文章后留言吧!

     返回丁香园微信首页,输入「投稿」,获得投稿方法

     责任编辑:刘冬宸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