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的艰难,不能靠「最美」和「情怀」解决
2016/8/25 丁香园

     2008 年,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者,首次以正式的论文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赤脚医生」的历史故事。

     这篇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 Lancet 上的评论文章,题目是:

     China's barefoot docto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文章搜集了 1950~2000 年中国农村医疗人员与机构的数据,绘制除了一张关于过去和「现在」的图片。

    

     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的「赤脚医生」项目自 1965 年启动,1985 年被废除,这些赤脚医生中,一些人离开了医疗行业,剩下的则成了乡村医生。

     论文发表至今已经十多年过去了,「赤脚医生」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中国「乡村医生」的状况,至今还有人关心吗?

     最艰难的医生

     虽然大多数医院工作环境都不太理想,但至少,冬天不用挨冷,夏天不至于太酷热,在室内工作的医生们,是难以体会背着药箱翻过山岭、滑过铁索桥、走在暴雨或风雪中行医的感受的。

     而这,正是全国一百多万乡村医生行医状态的缩影与真实写照。

     一个乡村医生,往往要负责数个村庄人民群众的医疗任务,范围广,路途远。

     条件好一些的,能骑上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更偏僻的村庄,更偏远的山区,则只能步行。来来回回几十里的山路、水路,真可谓跋山涉水,困难可想而知。

     但乡村医生之艰难,绝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上的困难:

     1. 身份不明:

     医生还是农民?这是令很多乡村医生感到困惑的地方。

     在很多地区,乡村医生除了行医之外,还免不了要靠种田来养家糊口,改善生活。也有的乡村医生干着医生的工作,承受着医生的风险,「享受」的却是农民的低廉待遇。

     2. 任务繁重:

     乡村医生不仅要担负邻里的医疗工作,公共卫生任务同样需要乡村医生来负责,比如疫苗接种、传染病预防、体检、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等。

     人员少,工作量大,乡村医生常为之所累。

     乡村医生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患者就诊、叫诊,就得马不停蹄地立即出诊,随叫随到。休息、睡眠根本得不到保障。

     3. 待遇低廉:

     在很多地区,乡村医生的工资非常低,仅仅千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百元,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

     无奈之际,村医只得靠种田或其他行当养家糊口,艰难度日。

     最终导致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村医,既无力转行,也是初心难改,艰难地奉献自己的余生。

     4. 风险巨大:

     医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可确定性。

     在发达的医院,因为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做后盾,相对来说,风险要容易控制一些;但抢救器材人员匮乏、专业技能不足的乡村医生,面对医疗中可能存在各种变数时,只能感到无能为力。

    

     留住乡村医生,不能只靠情怀

     「最美乡村医生」马丽,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条件艰苦,更因为自己在一次出诊后回卫生站的途中滚落山崖,我失去了怀孕仅仅三个月的孩子,更为严重、可悲的是,因为这,我还失去了永远做母亲的权利。

     这时,我萌生了想要离开的念头。走的那天早晨,一打开门,门口早已站满了连夜赶来为我送行的村民。他们从十里八乡赶来为我送行,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我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一个泪流满面的孩子从人群中跑出来,紧紧地抱住我的大腿,哭喊道:「马嬷嬷 ,你不要走,不要走!我不要你走啊……」这是我亲手接生的第一个孩子,现在都快 5 岁了。

     看到这,我们说,最后挽留住乡村医生马丽的,应该说是情,是感情,是纯朴的乡亲、孩子们对马丽的信任、热爱,甚至是依赖、依恋之情。

     医生留下了,继续在艰难的岗位中慢性牺牲。以情留人固然感人,但不是留住乡村医生的长远之计。

     乡村医生需要更好的待遇

     符合时代特征的乡村医生管理制度,需要在劳动关系、养老保险、执业风险、工资待遇等方面,对乡村医生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执业环境。

     而这些制度的设计,都需要顶层、上层管理者遵循客观实际,通过对基层的实际调研得出,而不是凭空杜撰、闭门造车。

     然而目前,乡村医生收入降低,恰恰有一部分是政策原因导致,比如 2009 年,国家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这对广大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福利」,但对靠卖药获得差价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医,却成了导致收入锐减的因素。

     用更好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下,才是这个时代最可靠的手段。但有了待遇,还要有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是要持续一辈子的

     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专业知识得不到提高,发展前途渺茫。

     即使一个乡村医生,与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从相同的学校和学位毕业,5 年以后,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更何况,乡村医生与三甲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有相同的起点。

     在 2015 年,BMC Medical Education 上一项关于中国乡村医生终身学习的论文中,纳入了 1 197 名来自辽宁的乡村医生,但只有 3.5% 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而辽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落后地区。

     因此,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便显得尤其重要。专家往下走,下沉基层,进行传、帮、带;乡村医生往上走,到上级医院接受免费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乡村医生强大起来。

     本文作者:万建设,保定市第一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骨外科专家。多年关注乡村医生生存现状,举办乡村医师培训班已 6 期,免费培训乡医 200 余名。

     参考文献:

     1. Zhang D, Unschuld P U. China's barefoot docto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The Lancet, 2008, 372(9653): 1865-1867.

     2. Li H, Wang Z, et al. Lifelong learning of Chinese rural physicians: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BMC Med Educ. 2015 Oct 30;15:192

    

     如有专业内容进展、医生生活趣闻等

     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投稿要求

    

     责任编辑:刘冬宸、猫羯座

     排版设计:张琲琲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 Lancet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