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医生上临床老被上级骂,怎么破?
2016/10/3 丁香园

     离开医学院的大门,走进医院的大厅,初入临床的新鲜感和所学终有所用的欣喜感过去之后,不少年轻医生都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床位患者千变万化的病情;

     各级医师的轮番提问;

     好像永远都写不完的病史……

     重压之下,不少人越来越消沉,越来越沮丧,有的甚至动了放弃的念头......

     丁香园旗下的付费咨询平台「来问医生」上,也有很多这样的迷茫小医生,会向年资高的前辈提问,比如这个:

     年轻医生上临床老被上级骂怎么破?

     我是刚参加工作的一名年轻医生。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临床。现在每逢主任查房,前一天我会紧张甚至失眠。新手,临床工作不是很熟练,经常挨训,很沮丧。

     如何才能快速成长、减少挨骂?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主治医师张盼是这么回答他的:

     年轻医生的成长有一个过程。刚进入病房管病人,难免有些慌乱,但自己要稳住阵脚,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疾病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严重并发症,临床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型剂量、用法用量等,这些基本的知识是比较死的,只要肯花时间学习,就可以快速提高。

     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的自如运用,可以大大增加自信;反之,个人能力和态度会受到上级的怀疑。

     2. 加强临床基本功的训练:

     问诊、查体、常规操作(比如各种穿刺技术)、化验单判读等基本功,一定要过关,在被放单的时候不要出问题。

     3. 开始时多花一些时间在临床:

     早上提前到,交班前看一遍自己的病人:

     重要的标本留了没?

     重要的检查预约了没?做了没?

     患者有没有出现其他意外情况(比如发热)?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做笔记是王道:

     刚进临床时,好多事情不熟悉,脑子比较乱,那就把每个病人的情况都记在小本子上。

     诊断不清楚的患者,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

     诊断清楚的患者,诊疗方案如何确定?

     已经完成治疗的病人何时出院?

     需要再次入院治疗吗?

     如何随访?

     患者出院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从入院开始,每个患者的管理,都按照这个流程积极朝后推进。这样就不是主任问你,而是你追着主任查房:

     某病人诊断还不清楚,下一步的检查(要有自己的意见)?

     某患者检查结果已经出来了,诊断能确定吗(要有自己的意见)?

     诊断确定的患者,治疗方案如何选择?治疗完成的能出院吗?出院后的随访(都要有自己的意见)?

     总而言之:

     以上其实是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慢慢的你就会有成就感,也会感觉「一切尽在我掌握中」。每天渴望主任来指导你解决问题,来向他学习而不是怕他查房。

     临床工作的核心就是诊疗质量,围绕这个展开,慢慢就好了。

     我们未来的希望 —— 年轻医生们:初入临床,多请教前辈师兄、师姐和师长,少走弯路,尽快上手。

     更多临床和医学教育的相关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向张盼医生提问。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