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强迫症”型的糖友吗?这些行为说明你对自己太严格!
2016/9/30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有想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都控制在完全正常的范围内的“强迫症”类型的糖友吗?
以下六种做法就是这类糖友的真实写照:
① 整天为治病奔波,遍访名医求购“新奇特效药”。
② 吃饭按书本,多1克不吃,少1克补上。
③ 运动按公式,步步计算。
④ 每次小便都测尿糖。
⑤ 血压测量1天达20多次。
⑥ 遇医生必问,若两位医生说的不一样,就去看书本,一旦书本看不懂,医生说的又听不明白,心情就烦躁,吃不香睡不着。

这些糖友整天昏昏沉沉,每天的活动都围绕着治病进行,生活毫无乐趣。日久天长,有的患上了抑郁症,有的病情加重,而真正能把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却寥寥无几。
治病一要讲原则,二要讲灵活,血糖控制要达标,但也要结合实际不可强求。糖尿病患者正确的做法是:既要积极治疗,又要尽可能地享受人生的欢乐,这才是正确的治疗理念。


一、过度控制
目前治疗水平还不能将每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过严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因此,根据血糖、年龄、病情、并发症等,可将血糖控制标准分为三级:理想、满意和一般。根据不同病情适度治疗,适度达标即可,血糖控制过度,其结果极有可能发生低血糖,甚至有生命危险。
尤其是老年病人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治疗要以尽量少发生或不发生低血糖为基本原则。如果反复发生低血糖,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又不能达标,就必须请医生调整治疗药物和方案,单靠自己的“自助医疗”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二、过度限食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需按照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制定食谱,要求低糖、低脂肪,控制总热量,做到平衡膳食,主副食搭配,粗细粮搭配。
有的糖友对饮食治疗过于重视,吃主食以克计算,而且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不吃点心,宁可少吃,绝不过量。
结果体重逐渐下降(体重指数低于19),血糖反而升高,并出现了饥饿性酮症;还误认为是病情控制不良,继续过度限食,其后果必然是反复出现低血糖和严重的营养不良。

三、过度运动
运动要根据年龄、体重、血糖水平、有无并发症等而进行,空腹血糖>6.7mmol/L时应暂停运动。
常规运动应当在餐后30分钟后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强度以运动结束时心率不超过170为宜。
有的糖友对运动降糖情有独钟,认为运动可降糖、降脂、降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免疫力,只费力,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但是,运动治疗有许多禁忌证:
① 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近期发生了心肌梗死。
② 各种感染的急性期。
③ 严重的糖尿病肾病。
④ 糖尿病足。
⑤ 严重的眼底病变。
⑥ 新近发生血栓性疾病。
⑦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⑧ 血糖未得到良好的控制。
特别是伴有肾病、眼底病变以及合并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者,不适于进行有风险的运动治疗。
例如,有一位病人自己买了一台跑步机,一天做两次跑步机运动,每天跑30多公里,很是疲劳,他执意认为如此坚持不懈,必有好处。可他不知道运动疗法是把双刃剑,运动适度可降糖,运动过度反而升糖。

过度诊疗
一位糖友患糖尿病32年,白内障5年,视力0.5,眼底并未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他却要求手术,医生劝其可暂时不做,但病人听别人说,术后视力可达到1.0,坚决要做。
结果术后视力不但没有进步,经常结膜充血,经检查是角膜内皮受损,需长期用药修复内皮,花了钱,遭了罪,视力却无好转。
其实人工晶体并不比自己“原装”的好,它终究是异物,只有当视力降到0.1左右,影响生活时,或因白内障影响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时才需要做手术。

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通过王博士对糖友私人订制的营养调理方案,在专业的一对一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只有积极配合营养调理方案治疗,才能将糖尿病有朝一日完全治愈。
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对其不了解,盲目的投医问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自身情况,没有专业的治疗方案,错过最佳治疗方法及护理而引发诸多并发症及相关合并症。

更多精彩文章
虽治糖尿病神药,你知道胰岛素确有十大副作用吗?
血糖监测,七个时段意义各不同!没做到等于白检测!
糖友最需什么营养素,看看你都知道吗?
想“降糖”下面的几点你做到了嘛?给大家推荐一些降血糖的方法!
糖尿病人的钙流失不容忽视 !
糖尿病并发症晚期出现的症状,看看最严重的是哪个?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官网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 参与调理成为会员
1、可直接加客服QQ号:
2850613352或者2850613359
2、登录官网点击在线客服;
3、可在公众平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4、添加微信客服:yytlwlfwzx
2、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微信进行咨询了解!
营养中心客服
3、长按二维码添加营养中心客服QQ进行咨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给自己进行一个体质测评↓↓↓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王涛博士营养调理资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