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5N6和H7N9还傻傻分不清楚?专家是这样理清的....
2016/1/9 广东医疗

    

     最近的那个H5N6,大家应该都听说了…… 然后,好多市民留言表示搞不懂:

     也有脑洞大开的……

     你真的以为会是这样?↓↓↓

    

     人家的名字不是随便乱起的好么? 嗯,不管“H5N6”、“H7N9”、又或者“H5N1”……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流感病毒。

    

    

     有点就像开门用的钥匙。

     专家常说的那个治疗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就是抑制这货的~

     好吧,又能进门又能随便逛,那么强大,拿来命名也是应该的。

     市民

    还是没有说那些数字是怎么来的~研究发现,HA可以分为16种,NA可以分为9种,如果学过排列组合……

    专家

     市民

    如果没有学过呢?

     那么,直接算出来结果就是:能组合成16×9=144种(这个数字是理论上的)。

     不过,现实中已经发现的HxNy的种类也是够多的。

     专家认为画成图会更清晰,像这样:

     但感觉看完以后,大脑也就只剩这个了。

    

    

     人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H5N6禽流感病毒而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但从监测的情况及各种文献资料表明,目前H5N6病毒并未发生人传人的根本变异,也就是说,还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导致人感染和传播的风险较低。此前在深圳和肇庆发生的两例病例属于偶发散发个案。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病毒变异是病原体不断进化的过程。流感最初就是在禽间流行的,后来通过病毒变异偶尔感染了人,例如大家熟悉的H7N9。对于H5N6等病毒的变异,我们是随时可以监控和掌握的,并且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将病毒的变异速度减慢。

    

     要有效预防禽流感,减少人和活禽的密切接触是关键。切实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从业人员也要做好个人防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等工作人员,从业期间要戴口罩、手套和穿工作服。

    

     免疫力较低人群例如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到活禽交易市场活动。因为这部分人群感染了之后很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防控禽流感,三要三不要

     要勤洗手:接触禽鸟后、饭前便后要洗手。

     要煮熟:禽肉和蛋要煮熟后再吃。

     要早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早到就近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之前若接触过禽鸟,要主动告诉医生。

     不要食用死禽肉。

     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

     不要在活禽档口食宿。

     来源:健康佛山、广东疾控、新快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