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8大关键词,透露医改新动向!
2016/1/13 广东医疗


8大关键词,教你读懂医改重点,把握医改新动向!
2015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我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探索广东特色医改路径,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接下来2016年的医改工作将如何展开呢?小编梳理了2015年医改的8大关键词,对2016年的医改工作也作了简要介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关键词一公医改革
2015年
一是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全省58个县(市)153家县级公立医院均参加改革并取消药品加成,实现所有县级医院全覆盖。东莞市、中山市分别新增为国家和省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二是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2015年,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下达补助4325.52万元。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13年的39.2%下降到目前的36.2%。
三是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113家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选择12家医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试点。

2016年
2016年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50%地级以上市,2017年全面推开。具体有:
一是价格改革。加快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指导各地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使之真正成为公立医院的决策监督机构。
三是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四是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绩效评价方式,将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力度、医保基金支付、薪酬总体水平、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等挂钩。
关键词二全民医保
2015年
一是基本医保进一步扩面提标。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全省人均筹资水平为464.7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规定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7%和76%,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2万和44万。全面开展普通门诊统筹,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规定的普通门诊报销比例平均为55%和48%。
二是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17个市扩大到职工医保同步实施。全面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三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实行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按单病种付费工作加快推进,首批30个病种付费标准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推广应用。推广使用《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常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四是积极探索促进分级诊疗的医保政策。医保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普通门诊统筹坚持定点基层,促进基层首诊。将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和试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收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五是医保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落实流动就业人员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实现职工医保年限省内互认、关系顺畅转移。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年限省内互认。

2016年
健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扩大门诊特定病种,开展门诊检查纳入住院结算试点。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二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照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原则,全面深化支付方式改革。门诊统筹实行按人头付费,住院和门诊特定病种保障推行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式付费方式。按病种付费改革覆盖所有公立医院,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
三是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能力。在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关键词三基层运行机制
2015年
一是基层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推广湛江县镇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经验。实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和“五个一”设备配置项目。实施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政策。
二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和任务。实施农村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新增部分用于村卫生站。启动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

2016年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等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发展远程医疗,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鼓励实行县、镇一体化管理,探索医学人才“县招镇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
关键词四药物制度
2015年
一是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其它各类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医保药品目录中配备使用40%的非基本药物,满足基层用药需求。
二是完善全省药品第三方采购模式,基本药物在我省原中标价格已降价47.2%的基础上平均再降8.4%。落实非诚信交易名单制度。推行药品流通安全网格化监管。探索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废止576份药品价格文件,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

2016年
继续完善药品第三方采购规则。积极稳妥推进医用耗材进入第三方平台交易,加强药品采购监管。进一步推动落实允许基层从医保药品目录中配备使用40%的非基本药物政策,加强药品配送管理,提高配送集中度,保证基层用药。
关键词五分级诊疗
2015年
一是全面实施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和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启动全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二是实行“一县一策”对口帮扶。构建了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邹家县人民医院的支援体系,实行城市医师派驻制度。各地通过对口支援、建立医疗联合体、医院托管、县镇村一体化管理等形式,促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
三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在57个试点县(市、区)开展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全科团队签约服务,实行按签约人头付费,“家庭医生”、“家庭病床”等连续性医疗服务模式逐步推开。

2016年
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机制。积极探索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支付方式为杠杆,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核心是建立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变松散型联合体为紧密型联合体。
二是综合施策。综合运用价格、医保支付、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措施,依靠经济杠杆,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
三是推广全科服务。指导各地组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开展签约服务,制定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配套措施。
关键词六民营医疗
2015年
一是强化社会办医政策支撑。实行“机构放开、执业放开、医保放开”’鼓励PPP办医模式。
二是重点支持多个社会办医项目。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和药师多点执业等配套政策。研究制订加快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大型设备购置、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方面,保障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
三是推动医养结合、第三方技术服务、生物医药工程等新业态发展。支持集医疗、医药、商业医疗保险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业集团发展。

2016年
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强化对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落实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改革社会办医行政审批制度,落实国家规定的财政补助、筹资融资、税收优惠、医保定点、职称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政策,实现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运营、监管等方面同等待遇。鼓励医疗资源富余地区转制部分公立医疗机构。鼓励公私合作发展社会办医。2016年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所有类别的医师及护士第一执业地点报备制、省域注册制、多点执业注册网络备案制。
关键词七公卫服务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经费标准提高到40元,项目类别增加到12类45项,项目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是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设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稳步推进流动人口卫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全省有8个地市、38个县(市、区)完成整合。

关键词八推进改革
一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社会办医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基层中医药政策措施进一步务实,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基本药物目录纳入必要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品种。加大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
二是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14个地市已经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省67.2%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了电子病历,34个农村县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建成全国首家网络医院。

三是加快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启动全科医生规培,顺利完成15个国家全科医生规培基地能力建设 项目。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继续推进,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训全科医生750名。制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指导意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四是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商业贿赂共防共治活动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依法打击“医闹”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推行医疗责任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