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重民生,讲实效!2016年全省10大医政工作重点抢先知!
2016/4/20 广东医疗

2015年全省医政工作到底成效如何?2016年发展的风向标又在何方呢?
4月19日,全省医政工作会议暨医疗服务管理培训班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医院的领导共计11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陈元胜、副主任黄飞及委机关各处室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张伟主持。 会议总结了2015年医政工作,对2016年的医政工作作了部署。 会议还安排了省卫生计生委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黄晓亮,向所有与会人员作了全省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报告。


陈元胜主任四个“更加”感谢全省医政工作者
陈元胜主任在本次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陈元胜主任首先对近年来的医政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总结出了全省医政工作的四大显著特点:一是医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医政工作措施更加得力;三是医疗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四是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比“十一五”基本增长了2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同时,全省医疗纠纷去年同期下降25%,“医闹”事件同比下降14%。陈元胜主任称近年来全省医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这些成绩是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陈元胜主任代表省卫生计生委向奋斗在我省医疗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衷心的感谢!

“1个主题、2个抓手、4个更加注重”寄语未来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的关键时期,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医政工作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陈元胜主任要求,今年全省医政工作要围绕“一个主题”、把握“两个抓手”、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展开,切实落实好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及“强基创优”、“医疗高地”两个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医改,全力做好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分组诊疗制度、进一步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业四大重点工作,同时,全省各地医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完善医政管理规章制度等,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医政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黄飞:抢抓机遇 跨越发展 努力推动卫生强省建设
省卫生计生委黄飞副主任在会上作了题为“抢抓机遇 跨越发展 努力推动卫生强省建设”的报告。会议总结了2015年医政工作,对2016年的医政工作作了部署。2015年全省医疗事业发展取得四大成效:一是资源配置总量稳步增长,医疗资源逐步向基层下沉; 二是医疗服务总量持续增加,涨幅趋于平缓; 三是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大病不出县”初步实现;四是财政补助力度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但黄飞副主任同时也表示,当前全省医疗服务优质资源总体不足、服务需求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粤东西北地区医疗服务“短板”亟待补齐,社会办医发展不充分、多元办医格局尚未形成,医疗服务管理形式和手段依然粗放、质量和安全水平亟需提高等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建设卫生强省的过程中,加大工作力度,逐步予以解决。

省卫生计生委政务中心主任黄晓亮,在会上作了全省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报告。 从医疗服务格局、公立医院发展、公立医院费用监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等4个方面作了数据解读。
知多D
一、什么是“围绕一个主题、把握两个抓手、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围绕“一个主题”
就是要紧紧围绕卫生强省建设这个主题来谋划和推进医政工作,使医政工作更好的为卫生创强服务,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把握“两个抓手”
就是要紧紧把握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这个抓手,尽快补齐粤东西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紧紧把握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这个抓手,继续保持广东的华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地位,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就是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统筹好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疗管理、医疗安全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驱动,创新体制机制,破除改革发展障碍,激发医疗机构发展活力和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更加注重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医疗卫生高地建设,促进公平有序竞争,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更加注重加强监管,继续推动医疗卫生行风建设,建设平安医院,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二、2015年医政工作
到底抓了哪十大重点?
1. 全面部署建设卫生强省战略,医政管理服务的顶层设计更趋完善。
2. 全力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3. 全面加强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大病不出县”目标初步实现。
4. 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5. 启动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医患双方行医就医体验明显改善。
6. 建立健全新型对口支援体系,医疗精准帮扶力度不断加大。
7. 不断加大社会办医力度,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逐步推进。
8. 继续规范医疗服务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9. 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
10.不断加大行风建设力度,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

三、2016年医政工作要做好哪“十大任务”?1. 紧扣主题主线,全面启动实施卫生强省建设工作。
2. 坚持以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为突破口,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3. 着眼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
4. 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
5. 推动三医联动,同步开展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6. 继续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着力提升医患双方满意度。
7.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
8. 提升行政效能,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9. 深入开展行风建设,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10.完善帮扶机制,全面打响医疗精准扶贫攻坚战。
数据点金
1. 综合改革: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4个城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创新编制管理方式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2. 分级诊疗:(1)2015年全省县域内住院率达78.6%,58个县中已有高州、连州等9个县达到县域内住院率90%左右的目标。(2)2015年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量分别占全省的80%、66%,医疗服务量在省部属医院、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间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3) 58个县域内门诊量占比从2012年的23.5%上升到2015年的25.0%。(4)县级公立医院门诊量明显增加,平均每家门诊量从2012年的18.0万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21.1万人次,涨幅高于公立医院平均水平。
(5)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服务量增长,平均每家县级公立医院出院量从2012年的9677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1651人次,涨幅高于公立医院平均水平。

3. 医患体验:(1)目前,全省开展门诊预约诊疗的三级医院达到100%,23家三级医院提前1年实现预约诊疗率超过50%的目标,384个医疗机构开展了分时段预约
(2)优质护理服务覆盖100%三级医院和95%二级医院。

4. 医疗帮扶:(1)在珠三角6市对口支援粤东西北8市、41家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58家县级医院的基础上,构建了116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438家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援体系。(2)2015年派驻人员1800人次,接诊人次近38万人次,会诊疑难病例1.3万次,举办学术讲座805场,协助受援医院开展新适宜技术277项、开展新项目约360项。

5. 社会办医:2015年全省民营医院数、床位数、执业医师数分别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0%以上。

6. 医疗服务:(1)2015年全省无偿献血124.54万人次,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筹集基金1.558亿元,实际救助4.36万人次,支付金额达1.287亿元。(2)2015年总诊疗7.9亿人次,环比增长0.8%,涨幅低于2014年的3.0%;出院1438.9万人次,环比增长3.3%,涨幅低于2014年的7.4%。(3)2012-2015年,全省医疗机构诊疗量增长率分别为4.8%、3.6%、0.5%,同期服务人口增长率分别为5.6%、2.9%、1.0%。

7. 医患关系:(1)2015年医疗纠纷数量在2014年下降20%的基础上再下降25.4%,“医闹”事件大幅减少,同比2014年下降14%。(2)18个地级以上市及佛山市顺德区建立市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122个县(市、区)、134个镇街建立了区域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率达86.42%。(3)全省共130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覆盖78.4%的二级以上医院。

8. 医疗资源:(1)全省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长,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8万家、在岗职工77.1万人、医疗床位43.6万张。(2)人均拥有量逐年提高,每千人口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分别是2.11、2.35和4.02。

9. 财政补助 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逐年增加,去年276家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总额15.7亿元,平均每家570.3万元,比2014年增长超过1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医药卫生人才招聘”,总有合适的职位在等你!↓↓↓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