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运动员体内的“洪荒之力”,竟来源于这个神秘的东方印记?! 
2016/8/11 广东医疗

     小小:奥运会盛宴已经渐入佳境。这个时候,我们在网上看到运动员悉心演绎的同时,许多精彩评论也映入我们的眼帘。不关是这块金牌本身,许多关注的焦点是集中在运动员身上的小红圈,它来源于我们熟知的「拔火罐」。这个“中国制造”在“走向世界”的路上,光彩夺目。具体这个「拔火罐」有哪些强大的功能,如此深得人心?!小伙伴们,随小编看奥运的兴奋劲来了解一下 ~~

     先看下面一组图片

     ▼▼▼▼▼▼

    

     ▲美国体操选手阿历克斯·纳多尔

    

     ▲亚历克斯胳膊上的火罐印

    

     ▲足球运动员身上的火罐印

    

     ▲游泳运动员身上的火罐印

     而“拔火罐”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代言人

     非已经拿了21块奥运会金牌的“飞鱼”菲尔普斯莫属了

     ▼▼▼▼▼▼

    

    

     ▲菲尔普斯有多爱中国传统医学

    

     运动员如此热爱拔罐

     网友也是有话要说的

     下面小编精选了一些

     各位随便看看

     ▼▼▼▼▼▼

     火罐:中国发明?

     与大部分人的概念不同,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发明拔火罐的国家。但是我们的「火罐」走得更远,被接受得更广泛。

     中国、古埃及以及古希腊地区分别出现过类似的治疗方式。在中国,一般传统方式是由在器皿内燃烧,从而导致压力,一般称为「火罐」(英文名为 Cupping)。

     而在中东及古希腊地区,则以其他方式进行达到这一目的(英文名称为 Hijama)。两种方式都在独立发展中传承到了今天。

    

     (现代的 Hijama 操作设备)

     那菲尔普斯运用的是那种火罐呢?从他个人自述性质的宣传片(Under Armor:Rule Yourself)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使用的正是中国式的火罐。

     为什么菲尔普斯等运动员迷上“拔火罐”呢?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郑德采

     游泳运动员由于常年浸泡在水中,湿气比较重,也容易造成肌肉疲劳和运动损伤。拔火罐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去除湿气,还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扶阳去邪的效果。

     郑德采副主任医师介绍,游泳运动员有两大职业病,除了常见的“游泳肩”外,女性运动员“月经不调”也相当严重,拔火罐还能使人阴阳调和、血气畅通。

     风靡运动界的拔火罐,是否适合普通人效仿呢?身体比较“虚”拔火罐会不会泻得太过?

     郑德采副主任医师介绍,“拔火罐有泻法,也有补法,中医认为可以扶正祛邪,起到阴阳调和的作用,并非完全是老百姓理解的只能‘泻火’。”郑德采举例说,“走罐会起很多痧,属于泻法,可以起到疏通作用,而补罐通常吸力不大,拔罐后会增加热敷包或红外灯照射、艾灸等配合,如果身体太虚的人,可以用补罐的手法”。不过,对于运动员来说,大部分是阳气过剩,所以用泻的方法比较好。菲尔普斯等人采用的主要是“留罐”的手法。

     据悉,其实儿童也同样适合拔火罐,例如一些儿童便秘,可以用轻度手法的走罐和拔罐进行疏通,帮助泻火。夏天中暑、热感的儿童,都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拔火罐的手法辅助治疗。

    

     拔罐疗法知多D

     拔火罐最常用的种类

     玻璃罐、竹罐、抽气罐。玻璃罐、竹罐一般为专业的医疗人员使用,抽气罐一般适合家庭使用。

     火罐疗法的作用:1.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不同功效。

     2.西医认为:火罐具有扩张血管,调整末梢神经,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机能,消炎抑菌,退热止痛等。

     适应症:

     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嗽咳气喘、腹痛、肠空鸣、大便泄泻等。

     禁忌症:凡局部有皮肤病或全身枯瘦,肌肉失去弹性者,不可拔罐;凡血管多、骨凸起、毛发部、心跳处、眼、耳、鼻、口与乳头等部位,均不可拔。此外有高热、昏迷、抽搐、妇女妊娠期间及水肿、腹水、肿瘤等亦不宜应用。

     火罐一般的疗法有:

     留罐、推罐(走罐)、闪罐、药罐、针罐等。

     操作流程:

     1.闪罐:火罐接触患者后立即拔起,拔罐时要快,突然,有爆发力,发出声响。吸附—拔起—吸附—再拨起……的循环手法。腹部绕脐而闪罐。背部由上而下、由轻到重的顺序进行。

     2.推罐(走罐):火罐吸附在身上沿着一定方向行走,由轻到重。3.揉罐:用火罐的侧面沿着经脉滚动。

     4.留罐:在闪罐、推罐时发现异常颜色的部位留罐,时间不超过5分钟为宜,也可不留。

     拔罐后根据皮肤颜色自我鉴别

     ▼▼▼▼▼▼

     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积寒

     紫色并伴有黑斑

     气血不畅通

     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

     风湿

     鲜红、局部发热

     阳症、热症、阴虚、热毒

     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虚寒、湿邪

     皮肤微痒

     风邪、湿症

     罐中有水珠者

     寒湿重

     局部很快恢复原样

     说明快痊愈

    

     除了火罐,还有没有别的理疗了?

     答案也是有的,即 Cryogenic chamber therapy(全身冷疗法),这种疗法的原理也是起源于最早的冰敷,但是在其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

     这种治疗仪器像一个大的液氮灌(没错就是做实验的那种),运动员在佩戴相应的保护装置后,全身浸入液氮蒸汽中,一次治疗 10 - 15 分钟。

    

     ▲接受全身冰冻治疗的前法国足球国家队运动员里贝里

     这种治疗会将运动员全身平均温度迅速降低,使全身血流量增加,并增加对肌体的刺激,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从而达到减轻疼痛,促进疲劳恢复的作用。

     这一点和火罐有异曲同工之处——火罐是通过压力产生淤血,而全身冰冻疗法则是通过低温刺激皮肤。

     使用这种全身冰冻治疗的明星更多,美国 NBA 篮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皇家马德里的 C 罗、贝尔等足球明星。这些在篮球足球领域泰山北斗般的人物,为了缓解疲劳,不但已经沉迷冰冻治疗。为了更方便进行治疗,C 罗更花费巨资(约 4.5 万欧元)在家中建立治疗室。

    

     ▲液氮灌中的天皇巨星

     与出口的「火罐」不同,中国男篮,参加奥运会前,在美国集训,也体验了美国的冷冻医疗康复技术。这也算新时代的投桃报李吧。

     冰火都有了,再来点电

     还有一种介于传统与创新之间的理疗方法,叫做肌肉电刺激。

     在皮肤表面贴上电极,给肌肉一个微弱的电流刺激,这种方法叫做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EMS),也是运动员们常用的替代医学疗法之一。

     美国著名的短跑运动员 Justin Gatlin 就曾在 twitter 上贴出自己接受 EMS 治疗的照片。

    

     与拔罐或来源于冷敷的冰浴不同,EMS 完全是一种近现代才出现的医学疗法。运动员和他们的医生常常认为,EMS 可以促进恢复、减少肌肉抽搐、缓解疼痛,甚至增强力量、促进循环和肌肉信号传导等等。

     临床医生们也进行了数十项研究,比如用于增强 COPD 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中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等等,可谓「万能」。

     名为「替代」

     说了这么多,这些治疗方式适合推广么?

     禁止兴奋剂是现代运动的严格要求,这也使得运动员在接受治疗药物时同样受到限制。而大量的训练与比赛又让运动员十分容易受伤,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药物的各种理疗方式就迅速发展并走到了时代前列。

     「火罐」,全身冰冻疗法,电疗都有其共同特征,既给予身体一定的刺激,身体会对这种刺激予以反应,并在脑内分泌内啡肽类物质。

     内啡肽可以使得运动员减少疼痛,增加欣快感。同时这种刺激也会增加血液循环,给本人的个人感觉是恢复更快更明显。

     但是这些治疗适合一般群众么?现在来看,还不太适合。

     像许多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一样,拔罐、冰浴、电疗,它们的疗效很难确定标准,试验设计也难以做到科学的双盲或随机对照。 目前已有的多数研究,规模比较小,设计也不是很合理。

     这些治疗,在医学上统称为替代疗法。替代医学(英语:alternative medicine)是指任何声称有类似正规医学的医疗效果,但并非源于科学方法收集证据的医疗实践

     因此,在其操作实践上,需要更加专业谨慎。

     这几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否则,针对专业运动员的治疗方法,如果照搬到一般体质民众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

     拔火罐点火烧伤自己的齐秦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而低温冷冻治疗,如果操作不当,不但容易造成冻伤,2015 年还有一例因为这种治疗丧生的病例。

    

     总结

     奥林匹克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促进了相关对运动医学,以及各种理疗方式的发展。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从目前来的统计学及医学评估来看,是不适合一般大众的。如果有相关治疗需求,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士就诊,切勿个人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来源:南方日报、丁香园

    

     为运动健儿不易点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东医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