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遇上端午节》之粽子虽美味,千万别当早晚餐吃!
2016/6/7 深圳东方泰和养生文化有限公司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而逐渐演变而来的节日。端午节自然少不了吃粽子的习俗。各种口味的粽子让人垂涎欲滴,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东方泰和君需提醒大家,不要为了口感而忽略了养生禁忌,不然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下面我们就从端午节的习俗来看养生保健的常识吧!

     粽子一般由糯米、花生、红豆/绿豆、咸鸭蛋的原料制作而成,富含淀粉、蛋白质、维他命、磷、锌、钙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自然比较丰富。但是不适当的吃法却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

    

     粽子不宜当早晚餐吃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晚上吃粽子会造成消化困难,影响睡眠,还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积,引起肥胖,早上吃下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患者发病。

     专家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水。茶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其中以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包种茶及乌龙茶效果最好。

     夹生粽子最好不要吃 很多人喜欢动手自己制作美味的粽子,但是在蒸或煮粽子时,可能会出现半生不熟的现象。而对于这种夹生的粽子很多人又舍不得丢掉,所以就会选择直接吃掉,殊不知,这种夹生的粽子会给肠胃造成严重的负担,更甚至引发肠胃炎。

     吃粽子不可搭配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如果同时喝冷饮,或者是搭配其他冰冷的食物来吃,就会很容易让吃进去的糯米凝固,从而让粽子更加的难以消化,引发胃肠疾病。

     除了吃粽子,端午节其实还有赛龙舟、喝黄酒、挂艾草、配香囊的习俗。这些风俗与健康养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据《史记》记载:屈原因主张联齐抗秦而遭到贵族们的反对,遂获罪于身,被流放他乡。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划舟江中,打捞屈原真身。为防止鱼龙虾蟹破坏屈原真身,遂以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今日之粽子),投入江中。亦将黄酒倒入河中,以药晕蛟龙水兽等。所以端午节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赛龙舟

     “生命在于运动”

    

     赛龙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在端午节开展的体育运动。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运动养生正是秉承于这三点衍生而来,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运动可以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滋养整个机体。

     喝黄酒

     “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端午前后也是梅雨季节,蚊蝇、害虫繁殖加快。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需要注意的是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挂艾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五月因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

     配香囊

     “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将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研细放入布袋便成端午香囊。中医认为这几味中药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

     综上所述,在端午节之际,吃粽子以食疗食补增加营养,挂艾蒿以清洁消毒避邪,喝雄黄酒以加强自我保护,划龙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实为一套系统的养生健身体系,从此也可看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后天就是端午佳节,东方泰和君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关于我们 东方泰和养生文化有限公司致力于“调理女性孕育健康、精英人士的亚健康状态,提供教授级养生专家一对一养生指导。”主营产品秉承“原产地、原生态、原滋原味、源头来”的理念,涉及各类高端养生佳品、藏域特产、特级茶等。

    

     本公司所有产品由中国平安承保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长按识别二维码*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北

     二路16号赛霸电子(西门)506室

     电话:0755-26099588

     网址:www.szdfth.com

     邮箱:dfthtt@vip.163.com

     【扫码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分享是一种美德

     敬请转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深圳东方泰和养生文化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