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 | 走路走出健康,技巧在这里!
2015/11/20 数字健康网

去健身房,没时间;在家跳操,难坚持,我们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不运动。走路也许是所有运动方式里是最简便易行、老少皆宜的了,看看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在为争夺每天走路第一名努力着,就能略知一二。

其实走路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缓解交通压力,低碳环保,更主要的是能促进健康。走路可以活动关节、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镇定神经系统、锻炼腿肌、腹壁肌、心肌,并能锻炼大脑皮层,使脑细胞更活跃。
中医认为
人在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走路抬头挺胸才利于周身与大脑的气血回流,这个姿势使低头工作的状态变为“阳气升发”的抬头状态,正好补偿了人因为低头工作,给大脑造成的紧张以及气血流通不畅。
走路的姿势
脚步正,曲臂摆
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专家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
此外,专家表示,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走路的方式
正走、倒走、踮脚走混着来
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专家说,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另外,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
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却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
专家建议,可在快走后,加入一些力量练习,适当提高运动强度,特别是针对上肢力量的练习:如俯卧撑或做操等。特别是做操,还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但专家提醒,最好不要在鹅卵石上做快走锻炼,因为这样很容易崴脚,有糖尿病的老人更要避免,以免造成脚部损伤而不自知。
走路的地点
操场地面松软有弹性,公园空气好
专家认为,公路边是最不适合快走的地点,这不仅因为公路上车流量大,空气质量差,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更重要的是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
因此,松软的土路和塑胶操场是最适合快走的运动场所。此外,公园和自家小区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地方空气质量较好,可以保证在运动时,呼吸系统不受过多的伤害。
走路的最佳时间
9:00-11:00:这个时间段,太阳升起,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全面开始,绿色植物向外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氧气。进食丰富的早餐、补充适量的水以后,正适合人们户外快速走路运动。
15:00-21:00:大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高,最适合外出快速走路健身。晚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再去走路比较适宜。“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观点并不科学,因为刚进食后,血液主要分配在消化系统,若立即运动,会使消化系统血液流往肢体,不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走路的不佳状态
人在走路时,全身七经八脉都跟着一起活动,而含胸、弯腰、低头、背着手溜达、把手揣在兜里、两臂紧贴在身边、外八字及内八字等走路姿势却让经脉得不到很好的舒张,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供氧。此外,错误走姿所造成的脊柱问题,会反射到大脑,使大脑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步行运动并不追求大汗淋漓的效果,最好是微微出汗。要想看运动强度够不够,可测一下心率,一般来说,走路后心率+年龄=170左右较合适。每天最好走一个小时,至少保证6000步。


怎么样才能每天收到这种好文章?很简单,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就可以了。

微信号:SZ-JKB
长按三秒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数字健康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