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的圣奥古斯丁:理性思维是信仰的仆人,“除非你相信自己不应当理解”(以赛亚书)
2015/10/28 哲学园

     希波的圣奥古斯丁:理性思维是信仰的仆人,“除非你相信自己不应当理解”(以赛亚书)

     译者: Sophiezzl

     一个人如果像一座雕像一样被安置在一座极其宏伟美丽的建筑的一角,他将难以察觉他仅仅作为其一部分的这一建筑的美。(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是一位宗教学者和哲学家。他创作的主要作品《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在宗教哲学和基督教学说两方面都堪称经典之作。 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在返回北非创立一所修道院之前,他先后在迦太基、罗马和米兰接受教育。在395年,他成为希波皇室的主教。

     奥古斯丁哲学的核心是相信唯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理智。他将哲学和宗教都看作是对同一种东西--真理--的追寻,但在追寻的过程中,哲学的方式比宗教的方式低一级。没有信仰的哲学家不能获得终极的真理,对奥古斯丁来说就是“至福”,或“对真理的欣赏”。尽管仅凭理智可以获得某些真理,但是奥古斯丁坚持认为,理性思维是信仰的仆人。

     奥古斯丁最为欣赏的一段文字是来自于《以赛亚书》,即“除非你相信你不应当理解”。一个人为了能够获得理解就必须相信。奥古斯丁的理念不仅仅是对基督教教条的盲从。甚至于在他青年时期,他曾经宣布放弃宗教,因为那些宗教经典在理智上无法令人满意。在他三十岁皈依基督教之后,他致力于向人们展示理智应当怎样证明信仰的原则。这一理念就是他的哲学特色。

     奥古斯丁认为理智的用途是用来证明宗教的教义,该理论因为用来抑制被称为“贝拉基主义的异端学说”而被人所熟知。奥古斯丁质疑过原罪的概念,更进一步说,相应的还有自由意志的概念,即当一个人行善,他们的行为是源自自身道德品格中的美德。结果他们在天堂中获得了奖励。奥古斯丁发现这个教条具有破坏性并令人厌恶。他认为,根据圣保罗《使徒书》的说法,所有人出生都带有原罪。救赎的唯一途径是上帝的庇佑,而不是我们在地上的行为。亚当因为吃了苹果而被定罪,于是所有的人类也遭到非难。我们唯一的救赎是悔改,但是这也不能保证我们将来一定会被检选进入天堂,而不是地狱。

     奥古斯丁的理论在后来被加尔文修订,不过最终被罗马天主教廷所抛弃。它是对于圣保罗的《使徒书》到《罗马书》的有技巧的合理化。但是他的理论中没有怀疑过《使徒书》中的假设,反而致力于考察圣经中的逻辑性的结论。在更近的时期里,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得到了维特根斯坦的关注。不是因为其宗教上或者甚至是哲学上的声明,而是奥古斯丁描述语言习得的那种方式:

     “当他们(我的长辈们)叫出某个物体的名字,并相应的走近那个物体时,我看到这一情形并理解到,当他们要指出某一物体时,他们就会叫出它的名字。他们的目的被他们身体上的动作所显示,就像这是所以人类通用的自然语言一样:面部的表情,眼睛的活动等等。因此当我听到在复杂多样的句子中重复的单词出现在它们适合的地方时,我渐渐的学会理解他们所指的事物是什么了;并且,我使用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愿望”(《忏悔录》,第一章第八节)。

     在维特根斯坦逝世后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哲学研究》的开篇,他将这种平常的概念称之为“奥古斯丁语言图画”。在《哲学研究》余下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里,他成功的摒弃了奥古斯丁的语言概念。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