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篇】时尚与哲学:为甚么时尚是能够被崇拜的?
2016/2/4 哲学园

     个人投稿

     学报刊物荐稿

     zhexueyuan2013@163.com

     编辑微信「iwish89」

    

     先来一段

     哲學歪語錄:哲學家怎麼應付過年問候語

    

    


     时尚与哲学:为甚么时尚是能够被崇拜的?

     (台湾)黄动物

     为甚么会出现「时尚教主」一词呢?又或是有人总是说着自身对于时尚的崇拜与信仰,他们相信某种穿着品味是真正的「时尚」的;这种文化概念的由来或许可以从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link is external)〉(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 一文中得到一些可能的解释。

     首先让我们大致上描述一下传统上「时尚」是如何被生产建构出来的:在每年的时装周 (fashion week) 上,各个厂牌与设计师展演其新一季的作品,然后透过媒体传达出经过挑选、整理和评价的内容(例如 ELLE 杂志最近在其中文网页板提到:「Valentino 2015 春夏大秀在巴黎时装周用一件件浪漫装束带来一场罗马假期,这次以周游意大利追溯根源的概念为主轴,令人愉悦的印花图腾,雅致细腻的蕾丝与刺绣,设计师 Maria Grazia Chiuri 与 Pierpaolo Piccioli 在最新春夏系列再次点亮18世纪欧洲的壮游 (Grand Tour) 魅力。」1)。这些经过描述的特征(蕾丝与刺绣)会成为当季成衣生产的参考指标,也就是实际上一般大众能够购买到的商品的流行特征。简单来说,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传统上能买到的当季时尚商品之所以具有某些时尚的服装特征,大抵上就是从「时装周→时尚杂志→成衣」这个过程来传递那些所谓的「时尚价值」或是「时尚特征」。

     接着回到班雅明的理论,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班雅明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美学价值:「崇拜价值」(Kultwert)与「展览价值」(Ausstellungswert),前者发生在具有「灵光」(aura)的传统艺术作品之中,后者则是作用在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中。所谓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便是如摄影、电影之类可以透过生产工具与方法进行大量复制、蕴含美感价值的对象,同时因为基于生产过程的差异,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往往比传统艺术品容易取得、购买或拥有。相对来说,《蒙娜莉萨》就仅仅只能是那张放在罗浮宫,框表于墙上的那离地三尺的绘画作品(观者甚至得稍微抬起头来仰望),光是得进入特定场所才能够观赏的这个过程,对班雅明来说就可以算是一种「仪式」了。

     在班雅明的说法中,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失去了由于作品的「独一无二性」而来的「灵光」,当我们能拥有、购买甚至随意摆弄那个对象时,便不会对其怀抱着崇拜。大众文化和工业生产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服装生产历史中也因为生产技术与工具的进步让服装真正可以进入「文化生产」相关理论的视野之中;因此现代的服装作品(成衣)就一般的观点来看,理当是属于机械复制作品那种可被大量生产、容易拥有的对象。

     然而,别忘了所谓「流行」是从何而来。对于一般大众而言,高级订制服(也就是展现于时装周上的那些服装或是下一层级由设计师亲手打造的服装)是难以取得的,而那真正代表了时尚的上游特征,也因为难以取得加上服装秀独特的舞台、灯光、去人格性表现的服装模特儿等等共同建构的「戏剧效果」或「仪式」,上游的时尚具有蕴藏灵光的崇拜价值,媒体而后把这些价值撷取而出转化为展览价值,也就是你我身上被流行所认同的成衣。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的《流行体系》(Système de la Mode) 一书主要便是在解释时尚如何透过书写过程将真实服装转化为书写服装,在符号中构成传达价值的历程。

     如果你相信巴特与班雅明的说法,那么这套理论系统大致上可以解释「为甚么时尚是可以被崇拜的」这个问题。因为所谓的时尚,在此或许并不是某件服装或作品本身,而是它内在蕴含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的上游根源是可被崇拜的;于是服装也如同圣像与圣经一般,即使能够购买并放置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依旧难以脱离那种原生的灵光与氛围。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