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的本质
2016/2/19 哲学园

     个人投稿

     学报刊物荐稿

     zhexueyuan2013@163.com

     编辑微信「iwish89」

     哲学知识的本质

     库切夫斯基文 李国海译

     哲学是人的精神生活和智力活动最奇妙的领域之一。哲学体现人类理性对绝对事物的追求,进行对永恒真理和价值的探索。人们借助哲理思考而得以在想象中克服无限丰富多彩的单一存在物的界限和理解整个存在的最根本原理和起因。黑格尔写道:“哲学开始于……存在被普遍理解的地方”(《黑格尔全集》第9卷,莫斯科,1932年,第88页)

     在哲学中,人的智力得到真正自由的发挥,人的无限认识能力和自律得到确证。人的精神在任何其他认识领域都不象在哲学中那样反映人的内在本性,因为在哲学中人对思想的无穷无尽的需求得到最充分的满足。哲学是集中表现人的认识能力的最高智力成果。哲理思考使人高尚,并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哲学知识是与认识共相有关的特殊类型的科学知识。但是哲学毕竟不是科学,它的地位不能单一地和完全地归结为科学的地位。它比科学范围广,同时它不是科学的科学。哲学在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与科学、艺术、宗教和道德并存。尽管哲学与科学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作为从精神上领悟世界的一种方法,它是独一无二的,这首先因为它是一种理论世界观。

     就其内容而言,哲学的任务远不是仅仅解决相关的科学认识问题,因为它同时也是当代的理论智慧、精神本质和时代自我意识。哲学从智力上将理论知识的客观性同人们的价值观定向、精神理想结合起来,同确定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历史活动战略结合起来。关于整个存在的本原和原理的知识在哲学中是同人类理性的最高道德目标即自由、幸福、善、正义和人的尊严一起并根据后者而产生的。

     哲学沉思自古以来便具有主客观的性质,也就是说是根据这样一个原则进行的:它保持在外部世界与人统一的理性水平上。就其本质而言,哲学知识具有双重判断标准:一是认识论标准,它与哲学原理和范畴的客观重要性及可靠性有关;一是人道主义标准,它与用哲学理性表达人生价值、作为认识和物质实践活动主体的人的理想和志向有关。

     这种双重性首先表现在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哲学知识的结构上。就其内容而言,没有一种科学具有这样复杂的结构。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在哲学中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哲学内容的三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所以哲学的普遍原遍既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和逻辑学的意义。

     理解共相的思维形式和哲学语言是哲学范畴,哲学范畴以其内容再现事物的普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将世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哲学范畴中,与外部世界普遍特征转化为理念世界蓝图的同时,社会物质实践活动的种种计划和形式在相应的思维结构进行着内在化。

     哲学作为对共相的理论理解,其卓越特点之一是哲学知识的反思性。哲学思想面向对象世界,同时面向自身。哲学家力图在对世界的哲学理解本身的历史和逻辑结构中为其思维的任何有效行动寻找深刻的根据。哲学的理论思维最高领域的地位就反映在它的反思性上。

     哲学知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以永恒问题的形式而存在。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与其新的提法同时出现,然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并揭示了其内容的新的方面。哲学问题的永恒性自古以来就使哲学概念具有假定性。

     (摘自俄国《新的哲学观:问题与展望》论文集,李国海译)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