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希腊哲学家(连载三)
2016/3/22 哲学园

     文末有连载一、二的链接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

     连载二所罗门选自《哲学导论》

     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的另一个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也尝试过辩护一种不依赖于通常的物质性“基质”的世界观。不过,他认为数是万物的真正本性,因此,他教导他的学生要崇拜宇宙的数学秩序。他尤其受到希腊人在音乐和和谐上的新发现的启发,进而把宇宙本身看做是一个巨大的和谐。(“天体的音乐”就是他的教义的组成部分。)与我们之前说到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不同,毕达哥拉斯更是一位宗教人物。他是一位神秘主义者,还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秘密团体的领袖,这个秘密团体相信灵魂转世和灵魂不朽,他认为灵魂是人身上能够进行抽象思考(比如数学)的部分。与其他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相比,他为了与他的宗教保持一致,在他的世界观中给了心灵和灵魂一个更加显著的位置。

     毕达哥拉斯以及他的秘密团体的观点有时显得很神秘,但他依然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与赫拉克利特一样,他是最先辩护一种更多地依赖于逻辑和思想而非纯粹物质性“基质”的希腊人之一。(学生在中学里学习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定理是他发现和证明的。

     ◆现代科学依然在多大程度上处于毕达哥拉斯的精神中?为何研究物理学或工程学必须精通大量数学?

     现象/实在的区分

     我们到此为止考量过的所有思想家,他们的观点和见解无论有多么不同,都主张有一种基础性的实在,它的存在方式不同于人们日常经验中世界的显现方式。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就会知道,其中许多思想家主张这种基础性的实在是"一":其他一些思想家认为它是多样的和变化的。在古希腊,世界看起来的方式与其真正所是的方式之间的深刻差异,必定变得越来越大。无疑,这个问题就是。现象/实在的区分。

     在泰勒斯看来,水是永恒不变的元素,尽管它呈现的形式可能非常不同,且不断在变化。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原子是不变的和不可毁灭的,尽管它们结合起来构成的事物会变化、会毁灭。

     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和毕达哥拉斯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则几乎触到了这样一种探究的边缘:世界为何既可以是一和多、又可以是变化的和稳定的。由于赫拉克利特相信实在的本性是火一样的东西,因此他明白变化的重要性,认为它就像火焰的闪烁。但是,他坚持认为,逻各斯或必然性是世界的不断变化的基础。我们会看到,无论事物有怎样的变化,实在不会变化,这样一个假设依然是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信念之一。(比如,在基督教中,上帝和人类灵魂的永恒不变本性,就基于同一个哲学基础。)

     然而,为何世界向人们显现出来的样子,如此不同于哲学探究使他们相信的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样子,早期的思想家对此没有提出一个解释。同样,这些思想家对于为何会是这样也没有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证。最终,冲突到达了顶点,最终,也有了这样一个论证。最清楚地说出这一论证的哲学家,是一位前苏格拉底的希腊人,他叫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数学家,他更多地思考了数学的永恒确定性,而较少关注日常经验的易逝之物。他也是一位一元论者,相信单一的实在,即"一"。由于他共享这样一个假设——实在必定是永恒不变的——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这个世界,即我们经验的世界,不可能是真实的!我们的世界在不断变化着:物体创造又毁灭;有机物会生也会死;人在变老,变换容颜,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因此,这个世界由于它的这些变化,不可能是真实的世界,我们也从未认识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就像我们所经验的其他事物一样,在不断变化和转换。我们最多就是生活在一种幻象中,根本不是生活于实在之中。

     巴门尼德提供给我们的那个论证,有时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哲学论证。

     巴门尼德,《残简》

     (女神向年轻的哲学家说道)来吧,我将告诉你——请你倾听并牢记心底——唯有哪些研究途径是可以思想的: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她遵循真理)。另一条是非存在而决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因为非存在你既不能认识(因为它不可达到),也不能说出。......因为作为认识(或能“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

     作为述说与作为认识一定是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存在;而非存在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东西无生无灭,是一个单一的整体,它完整、不动。它既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将来,因为它整个是在现在作为连续的一。你将从哪里寻找它的来源呢?它又从哪里生成呢?我绝不会让你这样说或这样想:存在来自于非存在。因为“非存在”既不能言说,也无法思想。

     这个论证如下:真正的存在无法生成,因为实在(真正的存在)之外没有什么可以是它的来源。这个论证是西方绝大多数形而上学的来源。当然,任何两个学者都不会就这个论证达成一致。但是,所有学者都同意这样一个要点:哲学家应该关注的,只能是完全意义上的存在,而不是非存在,也不是时而存在时而不存在的东西。奥斯丁的天气一天是冷的,下一天又不是冷的。由于它有时不是冷的,因而它不是哲学家的恰当主题。因此,按照巴门尼德的说法,存在是不变的和永恒的。

     理解这一论证的根源的一个简单方法如下:我们无法把不存在的苹果装进麻袋,也无法把不存在的美元放进口袋。出于同样的原因,巴门尼德认为,我们无法把不存在的事物放进心灵,我们唯一能真正地思考或认识的,是存在的事物。此外。唯有一种思想能够真正地包含我们所思考事物的知识。假如我们在思考啤酒。那么,思考所有那些不是啤酒的事物是没有用的——比如葡萄酒和橘子汁。关于啤酒的真正思考就是思考啤酒的真正所是。

     由于对变化进行思考,就要涉及对并非总是同一之物的思考,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总是要涉及对不存在之物的思考(比如今天天气不是冷的)。但是,根据巴门尼德的假设,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思考存在。

     自泰勒斯以来,哲学的主要成就一直是,为了寻找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方式而与常识和日常经验决裂。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这种决裂能够使我们远离常识和日常经验多远。在巴门尼德的哲学中,如果他的逻辑的结果与常识和日常经验不一致,那么对于常识和日常经验而言就更加糟糕。巴门尼德的追随者,尤其是数学家爱利亚的芝诺(Zeno of Elea),甚至把这些奇异的结论推进了一步。芝诺通过一系列著名的悖论,论证了一切运动和变化都只不过是幻象。

     ◆你如何理解存在无法生成这一主张? ◆当解释某物是什么时,去解释它不是什么有用吗?必定如此吗?

     智者

     随后那一代哲学家,他们自称为智者(自那以后,他们由于玩弄修辞辩论伎俩而被冠以“诡辩家”的臭名),甚至走得更远。他们主张,实在不存在,即使存在,我们也根本无法认识它。(智者高尔吉亚[Gorgias]就是这么说的。)另一个智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教义至今依然非常有名:“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就是说,除了我们当做实在的东西之外,没有任何实在。我们后面会看到,智者虽然名声不好,但是,他们预示了二十世纪的许多重要的哲学关注。尤其是,他们强调实践问题而不是抽象问题,因此,可以说预示了我们美国的实用主义者。他们认为真理于人而言是相对的,由此预示了颇受争议的相对主义问题,这个观念认为,真理在不同时间因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智者们游走乡间,教授辩论和修辞术,用早期哲学家们的成就来戏弄哲学,几乎愚弄了所有人。确切地说,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他们遇见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反驳他们的论证改变了哲学和西方思想的进程。

     ◆你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

     形而上学

     这些关于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方式的各种理论,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它们都叫做形而上学理论,而提出这些学说的努力,我们一直在讨论的部分也属于其中,叫做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和回答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宇宙是什么,它的结构是什么,构成它的“基质”是什么,人和心灵的规则是什么,宇宙的非物质方面的性质和物质方面的性质是什么。但是,既然我们现在要讨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意义上成熟的形而上学,那就让我们给“基质”一个特定的名称吧。这个名称就是实体(亚里士多德最先使用)。因此,研究“世界真实地存在的方式”的形而上学,始于对一系列关于实体以及它如何显现在具体事物(比如人和树)中的问题的回答。

     1.存在着多少实体?(一元论VS多元论) 2.它们是什么?(水,气,火,数,某种未知的东西,心灵,精神,原子?) 3.个别事物是如何构成的?(以及我们如何分辨它们、识别它们,再确定它们?) 4.不同事物和不同实体(如果不止一种的话)是如何相互作用的?5.实体是如何形成的?(上帝创造的?还是一直就在那?)6.实体“在”空间和时间中吗?空间和时间是实体吗?(如果不是,它们又是什么?

     前四个问题通常被称作本体论,是关于存在本身的研究。后两个问题被叫做宇宙论,是关于宇宙的研究.(对于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而言,这两者都是一回事。)宇宙论的问题为哲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所共有,而且,在一本严格的哲学书中,我们不可能详细地讨论宇宙论问题,而只能做一个粗略的评论。而另一方面,本体论依然被许多哲学家看做是形而上学的中心。因此,这一章的剩下部分将主要关注本体论。(对于形而上学而言,本体论和宇宙论并不是一切。还有更深一层的一套问题要挑出来,因为它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所做的区分根据的是伟大的德国形而上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遇上他。】康德用“上帝、自由和不朽”这些简短的术语概括了这第二套问题,它们“永不会被人类的心灵所抛弃”。上帝的存在既是一个本体论问题【上帝被等同于“宇宙的实体”】,也是一个宇宙论问题【上帝作为创造者;上帝作为永恒者】。但是,上帝的存在和性质,显然十分值得分开来研究,无论它们与其他本体论问题和宇宙问题如何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我们将在第2章提供这一独立的研究。】人类灵魂的存在问题常常与宗教问题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基督教传统中【这正是康德所意指的背景】。但不仅如此:我们会看到柏拉图如何用一个不朽灵魂的概念去说明我们认识永恒真理的能力。在一个更加世俗和易逝的语境中,则存在着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形而上学问题【第5章)。最后,在我们能够转向关涉人类行动的更加“实践性的”问题之前,形而上学的自由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唯一没有深刻思考的问题】需要详细地加以省察【第8章】。)

     ◆一位唯物主义者如何理解看似非物质的思想和感情?一位唯物主义者如何去理解数(不是数字)?

     ◆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何要如此费力去找宇宙的“基质”?为什么不说“任何事物都是其所是,而不是另外的事物”?

     ---完---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连载一)

     最初的希腊哲学家(连载二)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