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存在善意的杀戮?
2016/8/30 哲学园
长久以来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句箴言
几乎成了遇到冲突时的最高指导原则
尤其是在战时,或在军队当中
个体思想在国家利益面前
总是要做出让步
但在现实的国家行动中
人道主义与军事命令的冲突
又确实存在着
《天空之眼》这部电影就以此为题材
提出了一场严肃又残忍的道德拷问
一次没有正确答案的人性抉择
凯瑟琳上校追踪一名恐怖分子头目已经六年
终于确认了她的出现地点
准备实施无人机定点轰炸
但此时,在那所目标房屋的门外
出现了一名贩售食物的无辜小女孩
围绕着这个“附带伤害”的致死可能性
从军方、政客到具体实施轰炸的士兵
都陷入了各自的考量和纠结
在军事行动中
是否该有恻隐之心?
国家和政治上的得失
在面临道德和人性的冲击时
该如何抉择?
国家利益是否总是高于一切?
而作为国家基础的人民的利益
又要如何考量?
康德认为,从永久和平的角度讲
政治和道德是两个对立的概念
“仅只以脱离战争为目标的
各个国家的联盟状态
政治与道德的一致性才有可能”
按照康德的理念
人类的进步,文明的发展
都是在矛盾和冲突中达到的
朝着改善前进
来自强权的暴行才会不断减少
直到走向世界公民社会
的确
人类的理性
有时无法跨越道德和情感的关口
在军事行动中
每一个士兵作为最接近战场的个体
无可避免地会产生恻隐之心
当道德准则与军事命令产生冲突时
该如何抉择
这是一个,也将是一个
对人性的恒久拷问
复旦哲学园微课堂
《电影中的哲学思辨》系列
2016年9月
复旦哲学园微课堂
课程安排
1、《政治哲学:是否存在善意的杀戮?》9/1
2、《文化多元:如何定义文明与野蛮?》9/8
3、《理性之殇:大屠杀的现代性根源》9/22
4、《政治哲学:思想实验为何失控?》
5、《形而上学:人生是否被命运掌控?》
6、《未来智能:人之异于机器者几希?》
7、《认识理论:世界是真实的吗?》
8、《社会认知:现代人为何而活?》
9、《宗教哲学:上帝是真实存在的吗?》
10、《启蒙运动:洞穴中谁是愚人?》
11、《道德哲学:安乐死的终极拷问》
12、《道德哲学:圣母还是恶魔?》
主讲教授 | 郁喆隽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求学德国多年,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最年轻的男神教授,2014年度被复旦大学毕业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誉称“复旦哲学小王子”!
授课时间:每周四晚(每讲1.5小时/含答疑互动)
授课方式:网络哲学课堂微信群内授课,课后教授答疑同学互动
课程特点:网络哲学课堂、拒绝大众鸡汤,资深哲学教授本人亲自讲述,传播纯正哲学思想科普人文知识。
授课对象:社会各界思想精英、哲学爱好者
主办:复旦大学哲学课堂
支持:哲学园
哲学课堂,探索人类知识边界!
长按以上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