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下)
2016/9/19 哲学园

     原创投稿稿件欢迎个人转载机构或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小编zhexueyuan2013@163.com后天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

     劳尔(Brian Loar)版现象概念策略

     的拓展分析【第二版】(下)

     王晓阳**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0

     该版本刊发在《中西哲学论衡》第四辑

     简略版本刊发在《世界哲学》2013年第4期) 摘要:作为心灵哲学里的一个著名论证,解释鸿沟试图从知识论层面来质疑物理主义。物理主义的一个新近回应被称为现象概念策略。然而,不同的物理主义者对现象概念策略的理解也不相同,本文选介的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版本——劳尔版现象概念策略。我将论证,该版本不但能有效化解解释鸿沟带来的困扰,而且为我们开辟出物理主义的一条新航向——后天物理主义。关键词:物理主义;解释鸿沟;现象概念策略;后天物理主义;心灵哲学五、后天物理主义与二元论幻觉

     经过上述分析,现在可以解释为何心物同一命题是一类后天必然###命题。仍以(1)为例。在LPCS看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展,假定我们最终发现c-fiber stimulation的指称是某种特定神经状态N。因此,在克里普克意义上,作为一个严格指示词(rigid designator),c-fiber stimulation必然#指称N,另一方面,S在运用pain来固定其指称N的过程中,又不可能不具有一种现象感受pain﹡,因为pain和pain﹡是一体化的。S感到pain﹡,就表明S(同时)把握住了N,即N(同时)正以一种现象的呈现模式向S展示着(display)自身。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一个zombie S,在运用pain的时候竟然没有任何感受(包括pain﹡)。因为只要S正常运用pain,就不可能出现zombie这种假想的可能情形。说到底,这是因对于现象概念本质的不了解(或误解)而生的一种(语言)幻觉。因此,对于S而言,pain也是一个严格指示词,即在任何一个S存在于其中的可能世界W,pain都不可能不指称N。尽管这一点(pain是严格指示词)不是基于任何实验性的(experimental)科学发现,更不是某种先天的知识,但的确依赖于S的某种第一人称视角的特定体验性的(sensational)活动。[21]因为任何现象概念在使用中“必然###地”指称物理事实。注意:这里的“必然###”不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而是指现象概念的本质特征,也被劳尔称为一种概念的必然###性(conceptual necessity)(Loar, 1999, 2003b)。因此,既然现象概念pain和物理概念c-fiber stimulation是共指称的(co-reference),而且这种共指称关系依赖于经验(pain严格指称N,依赖于认知者S的特定经验活动,c-fiber stimulation严格指称N,则是经验科学的发现),所以(1)既不同于“晨星=暮星”这样的专名同一型后天必然#命题,也不同于“Water=H2O”这样的理论同一型后天必然#命题,而是一种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后天必然###命题(Loar, 2003b, P123)。[22]心物同一命题真的是一种自成一格的后天必然###命题吗?这个问题目前正处于热烈的争论之中,LPCS(Loar,1990/97, 1999, 2001, 2003a, 2003b; Diaz-Leon, 2008, 2010; Balog, 2009; 2012b)认为是,另一些人则表示怀疑。常见的反对意见大概有如下五种:[23]第一种,对心物同一命题的后天必然###性表示怀疑。如,Chalmers and Jackson(2001)认为,除非心物同一命题是自成一格的,否则都将受到二维语义学(two-dimensional semantics)的质疑。但是否存在心物同一命题,仍值得怀疑(Chalmers and Jackson, 2001, 注释32)。 Stoljar(2009)也认为, 心物同一命题是否是一种独特的后天必然###命题值得争议。第二种,质疑心物同一命题的直觉前提。如,Polcyn(2007)比较了后天物理主义的属性同一论直觉和反物理主义的属性二元论直觉,认为前者让我们感到困惑,而后者似乎更符合常识。Sundstr?m(2008)也表达了类似的关于心物属性同一论的困惑。第三种,试图经由质疑现象概念的识别特征,过渡到质疑心物同一命题的后天必然###性。如,Raffman(1995)。劳尔(1997)有具体回应。第四种,经由质疑现象概念是一种隐晦的概念(即质疑现象概念是一种隐晦的视角),来质疑心物同一命题的后天必然###性。如,Nida-Rümelin(2007)。她试图进一步推进Chalmers和Jackson的工作,她认为二维语义学可以用来质疑心物同一命题的后天必然###性,只要现象概念是一种具有显透性的概念。换言之,Nida-Rümelin的整个论证的关键是,认为现象概念不是隐晦的,而是显透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现象概念就允许我们从本质上把握(essentially grasp)现象属性。即现象概念直接指称现象属性。可见,与LPCS的理解不同,Nida-Rümelin认为,现象概念直接指称的不是物理属性,而是现象属性。得出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现象概念如果直接指称的是现象属性,而非物理属性,那么就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心物同一命题不是后天必然###命题。下面仍以(1)为例来具体展示一下这个论证过程。Nida-Rümelin认为,只要现象概念pain直接指称一种现象属性pain*,那么,即使物理概念c-fiber stimulation仍然(在克里普克意义上)严格指称神经状态/属性N,现象概念pain和物理概念c-fiber stimulation也不可能共指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pain的指称是一种非物理的属性pain*,而c-fiber stimulation的指称则是一种神经状态/属性N。由于pain*和N显然是两类不同的属性(前者是心理属性,后者是物理属性),又由于pain*和N之间的关系也只是一种非因果的偶然联系,因此在这种属性二元论看来,pain和c-fiber stimulation不但不共指称(因为二者的指称pain*和N不共外延),而且(1)也不可能是一个后天必然###命题。[24]Goff(2011)也表达了类似的质疑。至此不难看出,这种属性二元论(即第四种反对意见)和LPCS的关键分歧在于:现象概念究竟是直接指称现象属性还是物理属性(我们很快就会讨论这个分歧)?[25]第五种,认为LPCS所说的现象概念直接指称现象属性而非物理属性(如,Sundstr?m, 2011, pp272-274; 蒉益民, 2009, P41, 注释2)。有证据显示,这种理解可能偏离了LPCS的标准观点(Loar, 1997, p601-602, pp608-609; 2003b, P115)。

     我们认为,上述五种反对意见之所以出现,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因为对现象概念的本质的不了解或误解而生的疑虑和困惑。第二,针对二元论借助解释鸿沟和APET制造的两难(见本文第一部分的论述),物理主义的回应(Argument1)看来还嫌弱。这两个因素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对现象概念的本质的了解越透彻,就越觉得目前对反物理主义的回应还太弱。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在对Argument1/LPCS做一些强化处理之后,完全可以消除掉上述质疑。下面,我将给出一种物理主义回应的强版本(Argument2/Strong-LPCS),并以之来回应上述质疑:[26]

     (2)解释鸿沟可以接受,因为体现了二元知识直觉。

     (4)由(2),如果解释鸿沟为真,则APET为假,即APET不适用于心物命题。

     (14)对于W中的S而言,心物同一命题是一类自成一格的后天必然###命题,这是必然#的。

     (15)由(2)(4)(14),如下一种关于APET和CP之间关系的理解是必然#的:APET不是CP的充分必要条件。理由是:如果对于W中的S而言,“心物同一命题是一类特殊的后天必然###命题”是必然#的,则“物理知识和现象知识之间不是一种先天衍推关系”是必然#的(即APET不适用于心物命题是必然#的),则“CP没有受到威胁”是必然#的。

     因此,(16)由(2)(15),APET和解释鸿沟一起,也一定不会对物理主义构成威胁。

     不难看出Argument2(Strong-LPCS)与Argument1(LPCS)的关键区别在于(14)(15)这两步。即,Argument2中的(14)(15)与Argument1中的(5)(6)相比,用模态算子“必然#”替换了“可能”,所以论证力度更强了。这使得后天(必然#)物理主义不再需要和二元论尴尬地坐在一起。

     这种替换何以可能?要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做以下两点考察工作:第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后天物理主义和二元论最初共同面对的一个直觉,看看二者最初的分歧是怎样的;第二点,考察二元论具体是在什么地方开始走偏的。我们先做第一点工作,从二者共同面对的一个直觉开始: PPI: S能够使用现象概念Q,当且仅当S正体验着特定的现象感受Q﹡。(S can deploy Q, iff S is experiencing Q﹡.) 我们可以把这个直觉称为“现象占有直觉”(phenomenal possession intuition,简记为PPI)。在围绕现象概念的讨论中,几乎所有采取PCS的物理主义和二元论都接受PPI(Loar, 1990/97, 2003b)。这也是PCS的一个直觉前提,被称为现象概念的经验依赖(experience-dependent)特性(Sundstr?m, 2011, P271)。二元论和后天物理主义(LPCS)的分歧在于对PPI的理解不同:二元论认为,Q直接指称Q﹡。而后天物理主义认为,Q直接指称PN﹟(PN﹟是S脑中特定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物理属性)。[27]我认为,这两种理解的关键差异其实不在于指称什么属性,而在于对“直接指称”这个动词词组的理解不同。

     我们先看LPCS的理解。Q直接指称PN﹟,被理解为PN﹟对于S的一种必然###的呈现模式,Q﹡必然###出现在此呈现模式当中,也就是说,此时S有一种现象感受Q﹡(PPI)。因此Q和Q﹡之间的关系才被解释为一种“一体化”的关系((11))。这种“直接指称”是如何可能的呢?LPCS给出的是一种非弗雷格式的心理机制回答:Q本质上是一种识别概念。S不可能通过内省(introspect)或经验观察来分析这种必然###联系的内在结构,但是固有的(innate)识别能力能保证Q可以以一种非随意(involuntary)的方式把握住(grasp)PN﹟。这是一种到底的(down to earth)心理的非语义的解释(参本文注释15)。[28]说到底,在LPCS看来,Q指称PN﹟是如下一个过程:当一个具有PN﹟的神经状态(N1)被激活时,作为N1的拥有者S此刻感受到Q﹡。仅此而已。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给出关于这个过程中每个细节变化的完备的物理解释。但我们仍不能物理地解释作为认知者S此刻的现象感受Q﹡,因为我们不是S,我们没有从S的角度看(即不是第一人称视角),我们物理地解释这一过程时,我们正处在一种第三人称视角,我们使用(employ)的仅仅是一些功能的-理论的-物理的概念。在这一过程中(第三人称视角中),我们根本没有使用任何现象概念!因此,两种视角(或两种知识)之间有一个解释鸿沟存在着,只是反映出作为我们这种类型的认知生物(包括S)的一种认知情境(epistemic situation),它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不同时地)以两种不同的视角来了解这个世界((13))。而这并不妨碍物理知识的完备性(CP)。

     下面考察二元论的理解。表面看来,Q直接指称Q﹡,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一体化”关系。但这是一种怎样的“一体化”关系或“直接指称”关系呢?LPCS在接受解释鸿沟的前提下,给出的是一种非语义(non-semantic)的心理-认知解释,按照这种解释,现象概念Q就是S的一种特殊的识别倾向(disposition),是S的神经系统的一种固有的生理-功能特性(因之S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看事物),而现象属性Q*其实就是一种物理属性PN#,PN#就是一种神经状态N1的物理属性。这也是一种功能的-殊型同一论物理主义(functional token-token identity physicalism),它既接受解释鸿沟的存在,又有别于一种还原的-分析的物理主义(reductive analytical physicalism)。二元论者当然不会认同LPCS的解释,那么二元论会怎么做?一个典型的二元论回答就是,首先,Q﹡是一个不同于物理属性的心理属性,它和物理属性(如,PN#)之间只具有一种非因果的偶然联系。依据PPI,当S经验到Q﹡,S就可以用Q直接指称Q﹡。但怀疑论者会问:如何能说这时Q的确指称到了Q*呢?注意:二元论者不能求助于某种二元论版的“一体化”关系这种含混的说法。因为LPCS实际上通过识别概念和识别能力对“一体化”关系给出了一种明确的非语义的心理-认知的(物理主义)解释,在这种指称固定过程中,S不需要什么可靠的根据(ground)或标准,一切都是非随意的(involuntary)固有活动。其次,二元论者也不能求助于S自身的记忆能力(memory)或任何内在的心理意象(mental images),因为S仅仅通过对自己记忆中过去实例的反思、比对或再认同都是无效的,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已经挑明了这一点,劳尔也有类似的分析,即本文所说的“维特根斯坦-劳尔约束”(WLC)(参见本文注释15)。最后,二元论者也不能求助于外部的根据或标准。因为怀疑论者会继续追问:究竟该如何理解Q呢?我们知道,LPCS认为,Q就是S的一种特殊的识别倾向(disposition),是S的神经系统的一种固有的生理-功能特性。二元论者如何看待Q(以及物理概念)呢?我认为二元论有且仅有两种可能回答。第一种回答,二元论接受LPCS关于Q的理解。如果接受,那么又由于二元论者也接受解释鸿沟(这是二元论的基本前提),所以对二元论来说也将面临如下一个两难(dilemma):<ⅰ>要么承认因为Q和Q*之间存在一个解释鸿沟,而不可能找到Q和Q*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即所谓的直接指称)的根据或标准(如,某种桥接规律);<ⅱ>要么放弃解释鸿沟,但这样等于直接宣告了二元论的失败。第二种回答,二元论拒绝LPCS关于Q的理解。如果拒绝,那么二元论只能把Q理解为一种非物理的实体/属性(如,弗雷格意义上的含义),那么Q和Q*之间是否存在根据或标准的怀疑论问题,就转变成了一种非物理的属性/实体和一种心理属性之间是否存在标准的问题。然而,二元论对此问题的任何回答又将面临一个新的两难:<ⅲ>要么二元论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衡量一种非物理属性/实体和另一种非物理属性之间关系的依据或标准;<ⅳ>要么二元论将要为自己找到的依据或标准能获得我们的理解而提供另一个标准,而这将导致无穷倒退。可见,二元论对于“直接指称”这个概念的理解要么始终是含混的,要么根本就无法被理解。相对地,LPCS为我们提供的则是一种实质的(substantial)理解。[29]因此,LPCS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二元论却不是。在怀疑主义、维特根斯坦-劳尔约束(WLC)和LPCS的三重质疑下,二元论似乎越陷越深越迷茫……

     至此不难理解,本文之所以可被看成是一项关于LPCS的拓展分析工作,主要是因为提出了质疑属性/实体二元论的两个理由。在我看来,这两个理由不但可以进一步排除掉二元论的困扰,而且能增强LPCS的论证力度,从而得到Strong-LPCS。这两个理由分别是,理由一:认识论理由。尽管劳尔认为在逻辑上物理主义和二元论都是可能正确选项(Loar, 1997, 2003b)。Balog(2012)也认为目前尚没有好的理由让我们相信(后天)物理主义和二元论哪个更合理,二者目前处于一种“僵局”(stalemate)的局面。但是在我们仔细对比分析了LPCS和二元论各自关于PPI的解释之后发现,后天物理主义提供的是一种实质的融贯的(coherent)解释,而二元论的解释要么始终是含混的,要么很可能是不融贯的。因此,除非二元论可以有效应对这个认识论层面的质疑,并给出某种融贯的解释,否则我们没有理由不在接受后天物理主义的同时拒绝二元论。理由二:形而上学理由。①如果心物同一命题的后天必然###性体现出的正是现象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话,那么在考察心物同一命题的形而上学模态特征时,我们就应该相信,心物同一命题是一类可能的必然#真命题,而不是一类可能的可能真命题(参见本文注释11)。换言之,在考察心物同一命题的形而上学模态特征时,由于劳尔只论证了心物同一命题是一种可能的可能真命题(心物同一命题只在一些可能世界W中为真),因此LPCS排除不了二元论也是一种可能的可能真命题,这才出现了“柏拉图主义和自然主义坐在一起的尴尬局面”(Loar, 1997, P614)。这正是Argument1/LPCS的结论。然而,我们的分析却表明,心物同一命题乃是一类可能的必然#真命题(心物同一命题尽管不在所有的可能世界W和W﹡中都为真,但是在所有的可能世界W中都为真)(参见本文注释11)。②不难证明,在S5模态逻辑系统中,可能的必然#逻辑等价于必然#(◇□P?□P)。因此,由①和②可以得到,对于W中的S而言,作为一类自成一格的后天必然###命题的心物同一命题是必然#的。[30]而这正是Argument2/Strong-LPCS的结论。即,后天必然###物理主义不再是一种后天偶然物理主义,而成为一种后天必然#物理主义。

     不难发现,借助上述分析,我们实际可以构造出一个关于后天必然#物理主义的新论证(Argument3)。Argument3也可看做是Argument2的另一种表述,大致如下:

     (17)在S存在于其中的可能世界W中,S应该选择后天必然###物理主义而拒绝二元论。【认识论理由】

     (18)如果S选择后天必然###物理主义,则S应该接受后天必然###物理主义关于现象概念本质特征的解释。(19)SS接受后天必然###物理主义关于现象概念本质特征的解释,当且仅当S接受在所有可能世界W中,心物同一命题都是后天为真的命题。[31]【形而上学理由】 (20)全部可能世界由S出现于其中的可能世界W和S不出现于其中的可能世界W﹡组成,因此S出现于其中的可能世界W只是全部可能世界中的一些可能世界,因此严格地讲,心物同一命题是后天可能的必然#真命题。【本文注释11】 (21)在S5模态逻辑中,可能的必然#逻辑等价于必然#。 【S5, ◇□P?□P】 (22)由(20)(21),心物同一命题是后天必然#真命题。

     (23)如果心物同一命题是后天必然#真命题,则后天必然#物理主义为真;如果心物同一命题是后天可能真命题,则后天偶然物理主义为真。【两种后天物理主义的各自定义】

     因此,(24)由(22)(23),后天必然###物理主义不是一种后天偶然物理主义,而是一种后天必然#物理主义。

     现在,我们一方面应该有理由相信,后天必然#物理主义(Strong-LPCS)无需和柏拉图主义(二元论)坐在一起了。另一方面,如果上述拓展分析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心中至今仍有如下关于二元论的种种疑虑似乎也不应感到奇怪:二元论或许是某种因逻辑眩晕和语言误用而引发的幻觉?我们一直迷恋于这种幻觉,或许是基于某些别的考虑?比如,伦理学或道德习俗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考虑。不管怎样,我实在不知道(至少目前是这样),还有什么可能的理由,要为二元论在逻辑上继续保留一席之地?

     因此,选择了Strong-LPCS的物理主义立场,就意味着接受一种功能的-殊型同一论的观点,并且也意味着同时拒绝了以下三种观点:属性/实体二元论、怀疑主义、还原的-分析的物理主义。 六、结语:Hope for Tomorrow

     总结一下。一方面,对于采纳LPCS的物理主义来说,现象属性仅仅存在于第一人称的视角之中,而不存在于世界之内((8))。因此作为旁观者,尽管永远不可能知道成为一个S是什么样子(what it is like to be S),但我们(包括旁观者和认知者S本人)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即上面刚提到的认识论理由和形而上学理由)相信S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物理事实。并且我们(包括旁观者和认知者S本人)相信,至今为止仍没有好的理由去怀疑物理属性是世间唯一真实存在的属性(不仅我们没有找到,反物理主义至今也未能提供),这既包括作为S脑中的神经功能-生物化学属性,也包括S脑外的理论-功能属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PCS(无论是LPCS,还是Strong-LPCS)至多只论证到了反反物理主义(anti-anti-physicalism)是一种正确的立场,尚未能直接论证物理主义立场是正确的。在物理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OP和CP)尚未得到直接辩护的情况下,物理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物理主义能否抵达那片“应许之地”?若可能,又将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是否已为这趟艰苦的跋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仍疑虑重重。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应该动身了,必须沿着后天物理主义开辟的新航向继续前行。为此,失去的会是一条不可能的锁链,而赢得的将是所有可能的可能世界。[32]

    【致谢:本文的初稿完成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和2013年3月分别作了两次较大程度的改动;本文的一个简略版本曾刊发在《世界哲学》2013年第4期。程炼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黄敏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和任远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看过本文初稿,提出了具体的评论和修改建议;本文初稿也曾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九九沙龙”(2011年4月),东华大学“思与言”小组(2011年6月),第七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2011年10月,华东师大,上海),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会议(2012年8月,山东大学,济南),以及复旦大学分析哲学读书会(2012年9月)上讨论过。其间,彭立群、刘小涛、张秀、沈云波、张志林、陈晓平、王静、殷筱、何朝安、谭力扬、刘振、田锋、汪慧、蔡南星、宋秒烨、李俊、祝伟龙、王晓雯、何静、黄翔、李主斌、倪明红、陈晖辉、江涛、王雨程等师生提出了众多有价值的建议;《世界哲学》杂志社的两位编辑同志也曾对本文提出过有价值的修改意见。这些评论、修改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我的思考和修改。在此对诸君一并表示感谢。】

     *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意识研究”(11CZX023);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新进展的研究”(14ZDB018);2014年度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解释鸿沟难题研究”(14ZS069);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13JZD004)。

     ** 【作者简介】王晓阳(1978- ),江苏泰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语言哲学,认知科学。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由于字数限制,请回复“物理”参看注释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哲学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