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女医生为男子做私处B超检查,被其练跆拳道的老婆关门暴打
2016/5/20 柳州晚报
近日一对夫妻到医院看急诊,小伙子私处有外伤。超声科女医生为他做B超检查,不料,却遭患者妻子指责检查老公私处影响他们夫妻感情,被一顿暴打。据了解,打人女子是一名跆拳道教练。

年轻女医生遭患者妻子关门暴打
事情发生在 5 月 18 日晚上 10 点左右。江宁医院超声科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一对 20 多岁的小夫妻到医院来看急诊,小伙子的睾丸有外伤。根据急诊医生的建议,需要做 B 超检查。而超声科只有一位约 30 岁的女医生值班。

(就是在这间 B 超室内,发生了打医生的暴力事件。)
记者了解到,当这对小夫妻来到超声科,看到只有一名女医生时,有点尴尬," 还有没有男医生?" 女的问。得到否定回答后,女的有点犹豫,表示等白天有了男医生再检查,而男的直接躺到了检查床上要求检查。于是,B 超医生按照规定,拉上了帘子,为小伙子做了检查。检查完毕后,女医生说了一句:" 你们到外面等报告吧。"
检查结果没什么问题。但半小时后,这对小夫妻突然又折回到检查室。江宁医院超声科负责人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小夫妻回来后,男的指责医生态度不好,女的则指着医生骂,说女医生检查了她老公的隐私部位,影响了他们的夫妻感情。在骂了之后,女的更加激动,打了医生一巴掌,又揪住她的头发,把她摁在地上打,并把 B 超室的门关上了。医生拼命挣扎,女的又狠狠咬了她一口。
" 这件事,对我的身心影响都很大。" 今天下午,记者见到了被打的医生。记者看到,这位医生的头皮和左侧脸部有明显血肿,而且手上也被咬出了多个口子。超声科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 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检查,结果却被患者家属不理解,我们作为医生都有点寒心。"
值夜班很辛苦,不被体谅还遭毒打
据江宁医院超声科负责人介绍,睾丸外伤检查是正常的一种检查。 “经检查,这位小伙子睾丸问题不大。但是没想到,病看过了,找检查医生的麻烦来了!”该负责人说。
“我们科室一共20来个人,90%都是女的。值夜班的又多是年轻医生,像被打的女医生,工作才4年时间。”据他介绍,值夜班非常辛苦,从傍晚5点到次日早上8点,“一般一个夜班都要检查三四十个单子。”

(网络配图)
这起事件,在他们科室以及江宁医院都产生不小的影响。现代快报记者昨天看到该院医生所发的微信朋友圈,“一个很好的姐妹半夜被人打了,好难受,睡不着,夜班的医生是有多辛苦,不体谅不说,还惨遭不理解毒打!”该院内科一位急诊女医生也对记者表示,“我们都没心思干活了!”
江宁医院方面表示,希望对打人者予以严惩。“医生正常的执业行为应得到尊重,医生不是出气筒,医院也不是泄愤的场所。”
记者从江宁警方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医生正在验伤,打人的女子也已经被带到了派出所。据记者了解,打人的女子还是一名跆拳道教练。警方表示,对于医闹行为,警方会坚决予以打击。
近日连续发生的伤医事件引发广大网友热烈关注,就在大家谴责暴力的同时,我们也想呼吁大家:
请多多理解医生,
不要伤害辛辛苦苦为我们治疗伤病的他们!
别再让他们感到心寒!
新闻延伸

妇产科、乳腺科、皮肤科最受“歧视”
记者采访发现,患者的这种“性别歧视”在医院里挺常见的,特别是女性患者常遇见。其实,在医生眼里,没有性别之分,只有疾病轻重缓急。
在医院里,妇产科、乳腺科、皮肤科是最容易被“歧视”的三个科室。鼓楼医院一位乳腺科男专家告诉记者:“女性病人初诊来医院,是需要查体的,有少部分女性就不太愿意。”专家告诉记者,查体手诊,其实是必须的。查体有时比机器检查来得更灵敏,一些不容易发现的包块甚至恶性程度,都能诊断清楚。
据了解,在南京,妇产科有三分之一都是男性。一位医院专家说,乳腺、妇科现在基本都属于外科,也就是说不仅要上门诊,还需要上手术台,强度大。女性医生,可能体力上跟不上。
曾发生男医生给产妇检查被打事件
就在2014年,沭阳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当年的4月19日,沭阳南关医院医生刘永胜在随妇产科女医生查房之后,被产妇家属打至病危,并于次日转入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经检查,刘永胜出现了颅底骨折、脑震荡、外伤性痫性发作等症状。
据了解,产妇庞某的丈夫张某伙同两名男子对刘永胜施加暴力。男医生被打的原因是,他去查房检查产妇伤口愈合情况,产妇丈夫对他的男医生身份不满。
新闻链接
让我们再将目光放到另一处……据新闻晨报消息:
最近,一张普普通通的字条,刷爆了朋友圈,温暖了无数颗心。
字条的主人,是从青岛到上海看病的一位患者。

这张字条,用工工整整的字迹写着:

“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
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的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
医生们可总结经验以便于今后的工作。
患者
2016.5.10
立字上海一医手术室。”
原来,这位写下字条的患者张先生,11年前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1年前因喉癌行喉癌根治术,可以说是医生一次次帮他逃脱死神的“魔掌”。
在和医生一次次的接触中,他认为医生都是值得信赖的,值得性命相托。在得知这次手术有风险之后,他尽管说话很吃力,但还是在手术等待区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一字一字写下了这段话。
他的家人表示:“我们也是事后才从医生那里知道了父亲的这张小纸条。其实,我们一直也都很相信医生。”收到这张字条的主刀医生李培明说:“我做了28年了,第一次收到病人递来的这张纸条,非常感动。”
他将纸条传给了手术室里的所有医生和护士,那天大家的心都觉得很暖,很暖。
另一位照顾张先生的王海权医生,在微信里写道:
“相继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似乎恶化的执业环境,让广大的医务人员对职业开始产生了动摇,应不应该继续坚守?
但其实,这张小纸条告诉我们,还是有相当多患者从心底尊重和信赖医生,需要医生帮助他们战胜病魔与伤痛。这就是我们坚持做医生的原动力。
我们没有理由辜负患者的信赖,有的只是更多的责任,和对这份工作更多的职业尊严和职业荣誉感。生命至重,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功德造福,这就是卫生系统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点。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不仅要注重临床实践,还要身体力行,用心和行动来承载沉甸甸的医德,用心和行动践行“手术刀”的责任。
同时,医患间彼此多一份信任,回归本源,协同合作、共同面对、战胜病魔。也真诚祝福这位写下字条的患者,好人一生幸福!”
这位医生用他的真心在字句中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医生依然选择坚守,因为你,给了我这份珍贵的信任”
对面生死攸关的手术,都有人能如此坚定的相信医生;
而在一次普通检查中,却还是有人将医生打到寒心……
对此,微姐也想呼吁大家一起说一句:“今天,我们也选择继续信任,感谢医生们,为我们所作出的坚守!谢谢你们”!
新闻来源:现代快报(xiandaikuaibao)、新闻晨报(shxwcb)、人民网、19楼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柳州晚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