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逼邓超又黑女儿 “吐槽”小花吃饭像汉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吃饭
2015/12/25 儿童健康

    

     自从看了跑男之后,就逐渐喜欢谁邓超这个逗逼,微博也是路人转粉。关注他之后,发现邓超微博都是各种秀恩爱、晒娃,只不过他晒娃的方式不敢恭维,话说,能不能不要再黑我们家的小花妹妹了啊!

    

    

     前几天,邓超又晒出了小花的吃饭照(依然没有露脸,保密工作我给满分!),小花直接把碗放在脸上舔,最后碗里面基本一粒饭都不剩,女汉子的气质暴露无遗。

    

     对于小花的吃相,邓超也是一黑到底:“小花妹妹每天每顿吃完的碗都是这样的,我很焦灼!”看了表示不服,焦灼什么,分明就是来炫耀我们小花吃饭自觉不用喂、肠胃棒棒消化好。

     说起喂小孩吃饭,我想起表哥家的的一件事情。

     先交代背景:表哥两口子工作比较忙,所以白天都是我姑妈照顾我大侄子。老人带孩子自然非常惯,吃饭都是追着孩子喂。

     故事情节:那天我去表哥家吃饭,当天的菜非常丰盛,但是我吃的却比较头疼。因为我大侄子一直跑来跑去,看姑妈在后面追着喂饭头都大了,这哪是吃饭啊,根本就是马拉松啊!当然这还不是高潮,表哥估计看我在场不好意思,就强行把侄子抱在腿上不让他乱跑,结果这小子手乱摆把汤碗打翻了,之后的事情我就不再说了,哎!

    

     肚子饿了要吃饭,这是人的生存本能,所以如果孩子孩子饿了,就不该有不愿吃饭的情况。所以说孩子不愿意吃饭、不能坐着吃饭,都是家长们给惯得。孩子知道自己不吃饭父母会不放心,于是就利用这个弱点,将不吃饭这种行为当做筹码,以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因此在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家长不要让孩子觉得他不吃饭你会非常担心、焦虑,此外还要避免以下行为:

     1、家中囤放大量零食

     如果孩子一直在吃零食,那么即便到了饭点他也不会饿,当然不能指望他好好吃饭了。而且因为很多零食没什么营养,所以时间久了孩子容易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

     如果让孩子边吃边玩,那么吃饭的时间会无限延长,两顿饭的间隔时间也变短了,所以等到下一顿饭的时候,孩子很可能还没有饿,自然不愿意乖乖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

     工作压力大,导致不少人连吃饭都匆匆忙忙,吃饭的时候还可能催促孩子,要求他吃快一些。但是这种催促会让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历,从而开始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

     不少家长喜欢通过利诱的方式让孩子吃饭,虽然效果很好,但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将“吃饭”当做一种交换条件,影响他的价值观。

     让孩子爱上吃饭的方法

     1、大人自己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大人们自身都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还如何去要求孩子呢?所以平常要定时吃饭,不要总是以零食果腹,努力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2、固定的开饭的时间

     尽量固定一个吃饭时间,只要时间一到全家都会在桌子上吃饭。此外还可以规定孩子必须吃完自己那一份,吃不完也不可以,但是要跟他说清楚,如果等会饿了不会给予零食充饥,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

    

     3、减少正餐外的食物

     平常可以给孩子吃一些零食,但是要避免吃垃圾食物,此外还要注意控制量。这么做就,可以避免孩子因为吃太多零食而吃不下正餐的情况。

     4、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不饿的时候自然吃不下饭,如果此时强迫孩子吃,那么只会导致不快。如果确实有此类情况,那么育姐建议家长想办法提高孩子的食欲,比如增加他的活动量,肚子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想办法提高吃饭的趣味性,不妨购置一些可爱的餐具,比如印有动画人物的碗,颜色鲜艳的勺子等等。

     6、菜式要多样化

     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妈妈们可以想办法改变食物的种类。比如今天不吃米面或者面条,而是用土豆泥当主食,然后配上一些蔬菜,也是一顿营养而又丰富的晚餐。

     7、让孩子参与做饭过程

     在买菜钱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问问他今天吃什么好;当然也可以直接带着他去买菜;此外做饭的时候不妨喊他帮忙,要求他一起择菜、洗菜等等。

    

     针对不吃饭问题,我一向觉得就是父母自己“zuo”得。其实等到孩子大一些,就可以买个儿童餐椅,然后把食物放在餐盘上让他自己吃。虽然吃饭的时候,孩子会把自己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在吃饭的过程中,他就能培养出自主吃饭的习惯。这样在将来,只要说吃饭,孩子就会乖乖坐在椅子上,而不需要你端着饭碗一路追赶。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