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的11种不良习惯,父母必须知道!
2015/12/25 儿童健康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坏习惯,父母、宝宝也不例外。一些常常被父母们忽视坏习惯不但会影响宝宝的性、智力,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发育……父母们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以免对孩子今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坏习惯一:忽视孩子的性别培养

    

     表现:有的家长或许喜欢女孩,或者看到男婴长得像女孩,就把男孩当女孩来抚养。也有相反的情形,把女孩当男孩抚养的。,比如给男孩子穿戴女宝宝的衣服,打扮的过于女性化等等,导致男孩的一切表现像女孩;女孩的一切表现像男孩。

     危害:导致孩子性别认同障碍。一旦这种障碍未能在儿童时代及时纠正,长大以后,他们将比一般儿童容易产生同性恋、异装疯等心理变态,患者本人也因此萎靡不振、消极悲观,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恋爱、结婚,甚至产生厌世和自杀等严重后果。

     专家支招:心理学家认为,只要家长引导有方,重视孩子的性别教育,同时改善环境条件,及时发现和矫治存在的问题,2岁至4岁之间孩子的性别认同障碍,是极有可提得到纠正的。

     坏习惯二:牵手走

    

     表现:有的父母在宝宝刚学会走路时,为了孩子的的安全喜欢牵着孩子的手走路。可是如果总是牵一侧的手,或者太过用力,也会有问题哦。

     危害: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桡骨小头半脱位。由于宝宝儿骨骼硬度差、弹性大。特别是2岁以下孩子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家长长时间单侧向上牵领走,孩子重心易发生偏移,这对骨骼发育不利。另外,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也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如果领的途中孩子突然跌倒,还可能会脱臼。

     专家支招:左右手交换、轻轻领着孩子小手。

     坏习惯三:长期饱食

    

     表现:很多父母尤其是长辈认为孩子吃的越多,就会发育的越好,身体越好,总会给孩子设定饭量,要求孩子一定要把饭吃完,就算孩子不愿意吃了,还是会想尽办法哄骗孩子把饭吃完。

     危害: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从而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如果宝宝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专家支招:合理安排宝宝饮食,切记一餐喂的过多过饱,可以少食多餐。

     坏习惯四:零食、甜食摄入过多

    

     表现:每个孩子都爱吃的零食,父母长辈们喜欢用各类糖果零食奖励讨好孩子。

     危害:影响孩子智力发育,导致孩子智力低下

     儿童零食大多热量高而营养素低,有些小食品还添加了色素、调味品和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甚至还含有铅,铅是脑细胞的一大“杀手”。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专家支招:严格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可用水果和一些自制零食代替,但也要注意摄入量,不能影响正餐。

     坏习惯五:同床睡

    

     表现:小婴儿有个牛本事,即使闭着眼睛也能用嘴找到妈妈要奶吃。有些父母担心孩子晚上睡不好,或者方便喂奶,长期和孩子同床睡。

     危害:导致孩子斜颈。当孩子和父母同窗睡时,会习惯性面向妈妈的一边入睡。长此以往,这种睡姿会使孩子的头、面部习惯性地向一侧倾斜,形成习惯性或姿势性斜颈(一侧脸大一侧脸小),俗称歪脖子。

     专家支招:宝宝能独睡最好,或者妈妈勤换着点方向。

     坏习惯六:孩子经常托腮

    

     表现:经常用双手托住腮帮

     危害:孩子经常托腮,会使腮部受压,久而久之会妨碍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而且,养成托腮的不良习惯后,坐姿必不端正,时间长了,还会影响脊椎的发育。

     专家支招:发现孩子有类似的习惯,及时制止并纠正。

     坏习惯七:身体患病时坚持学习会

    

     表现: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太重,即使孩子生病也要求孩子坚持上学,生怕他落下功课等。但是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坚持学习,不仅学习效率会降低,还容易造成大脑的损害。

     危害:造成大脑损害

     专家支招:在孩子身体不适或者生病的时候,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让身体和大脑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修复,并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把病毒赶走了,才有健康的身体继续学习呀。

     坏习惯八:长期迷恋玩具、手机/ipad

    

     表现:各类玩具也是孩子们最爱的东西之一,父母们往往认为给孩子玩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商、促进手脑发育,经常长时间让孩子独自玩玩具。

     危害:容易患“玩具孤独症”。虽然玩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的孤独,锻炼了孩子的智力,但是,长期让玩具占据儿童活动空间,给孩子增添了乐趣的同时,却逐渐和大人疏远。容易患上“玩具孤独症”。有些孩子有时一旦离开玩具,就变得烦躁不安,对父母或周围的人不屑一顾。

     专家支招:控制孩子玩玩具的时间,不要丢给孩子一个玩具后,父母就忙自己的事情,不管孩子,父母长辈应多抽空陪伴孩子,带孩子到小区、一些环境卫生安全的公共场所,让孩子和其他同龄的宝宝多接触。

     坏习惯九:孩子睡眠不足

    

     表现:孩子睡眠不充足

     危害:睡眠不足影响发育。而且儿童时期的睡眠中,不仅大脑得到休息,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在睡眠中得到发育,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长高。所以孩子睡眠不足,可是会直接影响今后的发育、智力和学习,甚至形成多动、好斗、易怒等不好的性格呢。

     专家支招: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爸爸妈妈应该帮孩子做好计划,规定好每天晚上几点就要准时睡觉,而且睡前而已给孩子放一小段催眠曲,舒缓孩子的情绪,让他放松地入睡。孩子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健康更聪明地成长!

     坏习惯十:经常掏耳朵

    

     表现:经常用手或者掏耳掏耳朵

     危害:易损伤耳皮肤而引起耳道发炎、甚至伤了鼓膜致耳聋。

     用不洁器械去掏、去挖,最容易损伤耳皮肤而引起耳道发炎;另一方面,耳道有生理弯曲,弄不好,伤了鼓膜致耳聋,就会终生遗憾了。

     专家支招:如果孩子耳朵痒,可以用用药棉蘸酒精擦耳朵或浅耳道,这样既能止痒又能消毒。

     坏习惯十一:幼儿长期饮用果汁

    

     表现:长期让幼儿大量饮用果汁,甚至代替白开水

     危害:扰乱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容易出现腹泻

     虽然果汁丰富的维生素,但是6岁内孩子如果过量饮用果汁,会扰乱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容易出现腹泻,但对孩子健康无益,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患上“果汁饮料综合征”,即果汁中的果糖会阻碍人体对铜的吸收、影响血红蛋白生成导致贫血,还有果汁的大量糖分会产生丙酮酸、乳酸,妨碍神经活动,让孩子的脾气变坏。

     专家支招: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果汁需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来合理喂食,不可贪多过量,尤其是6岁以下的幼儿。

     【本文转载自萌孩控】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儿童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